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析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余和英
[导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余和英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定军山镇中心小学  724200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一、备课有效,内容精准,教法灵活,设计简约;二、导之有方,问之有效,生成有意。
        【关键词】高效课堂   备课有效   教法灵活   导之有方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下面就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谈一点感受。  
        一、备课有效,内容精准,教法灵活,设计简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质量的课前预设,没有了预设,就如同远渡的航船迷失了方向,有了预设,课堂才会有滋有味,情智共生。新颖周密的课前教学预设,是课堂精彩生成的自然源泉,是奠定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1、备课有效--有效课堂的良方  
        众所周知,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备课主要从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和关注学生三个角度来思考。对一堂课来说,新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定位要准。这三维应该做到既注重教材的研究,又关注学生的学情;既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个性发展,又要关注教学的根本,并力求简明合理,利于操作。  
        2、内容精准--有效课堂的核心  
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精密,教学内容蕴含的知识信息包罗万象,教师若无遗漏地进行教学,以期在课堂上全盘授予,其结果只能是"面面俱到,等于不到",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文本教材的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就必须对丰富的文本资源进行恰当的取舍。一节课也如此,有效的教学必须根据教材特点确定教学目标,以便集中地发挥其"例子"功能。如语文课文音韵铿锵,则朗读训练加大分量;如课文结构精巧,则布局谋篇需有效提示;如词语丰美,应品词斟句;如意境深迷,则研磨揣适。当然在有的放矢的同时,语文听、读、说、写需俱全,既抓特色,也不能忘规范。  
        3、教法灵活--有效课堂的武器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自己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4、设计简约--有效课堂的法宝  
        简约就是追求教学的干净利索,把课设计得简单之中不乏丰富的内涵,有精彩的设计和生动的形式,即有充实的核心内容。那么如何让一节课核心内容充实呢?首先,教师要精准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比如关键之处加以深化、细化,像放大镜一样把它放大突出。其次,是处理教材时要突出方法,有效性,使教学推进有层次性、递进性,使学生充分明确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其简约内容及要求:教学目标追求简明,教学内容追求简要,教学环节追求简洁,思维策略追求简略。  
        二、导之有方,问之有效,生成有意  
        1、导之有方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课堂中难免出现种种意料之外的发生,甚至失当之处,这就需要教师适时予以有效的引导。对学生生成的有创意的陈述要鼓励、强调;对学生回答的片面单一,应多追问;对有失理解偏颇的应在反思、辩论中纠正。只有导之有方、导之有向、导之有法、导之以练、导之以学,才能使课堂教学有价值,有实效。比如,语文教师的朗读指导。应该说教师朗读的声音是学生永久的记忆,任何美妙的录音都不能代替教师的朗读,因为教师的朗读是有感情、有温度的。  
        教师朗读中的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多样的表情和充沛淋漓的情感,无疑是学生最好的语感培养和美感熏陶途径。教师可以把作者在作品中所寄托的情感,如情绪色彩、情趣意味、情调体验、情愫内涵、情怀抒发等表现出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精妙之处忍不住啧啧叫好;伤感之处止不住泪眼婆娑;激动之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谐趣之处禁不住哑然失笑。这么好的作用,我们为何不充分利用发挥而让学生在那反复拉长声调,声嘶力竭的无目的、无情感、无提高的齐声朗读中流失光阴呢?所以,我们要切记:只有用丰厚的底蕴、不凡的能力,营造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中汲取营养,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  
        2、问之有效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繁杂零乱的问题既让无效的课堂对话滋长蔓延,又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所以教师要善于对预设问题进行梳理、整合,使课堂中问题少而精,牵涉的层面广,研究的角度新,探究的层次深,真正做到问之有效。不要把支离破碎,零乱分散的肤浅浮飘的小问题,一个个、一件件无休无止地呈现,使课堂在"是与不是""对与不对"的回答中虚度四十分钟,使课堂活动在肤浅的对话中一味滑行。  
        3、生成有意  
        课堂教学的生成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机智地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研究话题,努力做到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个知识点的生成与发展。既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注意利用学生自身体验带来教学的良好效果。教师要根据师生、生生互动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能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对学生出现的良好资源制定对策,进行精心整合、开发,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学习经验,获得丰富情感体验,使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差异,关注共性、突出个性、有的放矢。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个性特长,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