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程昉
[导读] 新课改实行的主要目的是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性的发展,而并非是以成绩来对其作出相应的评判
        程昉
        湖北省阳新县陶港镇上徐小学
        摘要:新课改实行的主要目的是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性的发展,而并非是以成绩来对其作出相应的评判。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不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逐渐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非常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摒弃。所以新课改需要将数学创造性思维激发教学优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造性思维 激发策略
一、小学五年级数学创造性思维激发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
        根据传统教学方法和新课改具体实施,通过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可以发现小学五年级数学创造性思维激发教学存在诸多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理念存在落后的现象
        引导探索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自主建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国教育主要实行的是“应试教育模式”,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教师和学生都在为考试做出努力,对于教师而言,主要是将学生的考试分数提升;对于学生而言,通过不断努力将自身分数尽最大限度提升。因此,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目标是“分数”。教师与和学生都对题海战术一致认可,都认为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做到查缺补漏。在解题过程中,对解题速度非常重视,而对学生开放性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却采取忽视态度。教师迫于学校制定的考核教学压力,对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关注,在学生思维培养、创新选择了视而不见的方式。在这样片面化的要求之下,学生要想得到全面性的发展,难度系数非常的大。
        例如,在教学“数的奇偶性”时,教材创设了船在北岸,由北岸驶向南岸,再由南岸驶向北岸,问摆渡第101次后船在北岸还是南岸?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确定船的初始状态的位置(北岸),再使学生明确摆渡第1次时,船的位置(南岸),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到这儿,学生便能主动探索,最终发现规律,获取感知和联想,最终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单一化
        传统教学时,主要实行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教师是采取口头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主体性忽视。课堂成为教师的主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到侃侃而谈,学生只能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被动式的接受。“填鸭式”能为学生带来什么?教师并未进行深入性的思考。在课堂山学生与教师之间是零互动,没有互动性的创造性思维激发教学方式注定是失败的。课堂处于被动,教学方法的一成不变,小学五年级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必然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创造性思维激发教学效率必定与预期成果相差甚远。与此同时,在新课改实行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相应的要求作出调整,新课改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携手合作。

当然,新课改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相应的探讨,而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作出必要性的调整,对传统教学教学方法进行相应改变,传统教学墨守成规的方式作出相应的改变,使在教师创造性思维激发教学能够具有多种多样的方法,而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种,通过相应的合理化的改变,让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能够得到丰富,以及充满生机。
二、小学五年级数学创造性思维激发教学实行的优化措施
        虽然小学五年级数学创造性思维激发教学是由诸多原因共同导致,但是教师将会是其中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从教师角度而言,可以对其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一)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教学理念主要的核心是,做到“以人为本,学生得到全面性发展”。所以教师在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关心结合尊重。作为一名小学五年级生而言,不仅是处于良好的成长阶段,还是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阶段。作为学生的引领者不但要关注学生,观察学生的成长变化,还需要在学生有困难时,为学生做到授业解惑,鼓励学生突破困难。当学生犯错时,不要对其放任,同时也不要只是指责,而是根据问题发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正视错误,并将存在的错误进行改进。古语有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此外,根据新课改的有关要求,义务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适应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发展,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新课改获取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够获取自身想要的成果。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负责,还需要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价值观有正确的认知,简言之,是做到“授之以渔”。
(二)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得到成果,学生是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教师是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作为数学课堂的引导者,以及组织者必须要具备过硬的实力,才能够引领全场,所以教师必须要实时补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参加各种数学技能大赛,提升自身的实力水平,以及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为学生做好相应的榜样。另一方面,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也需要根据教材做出相应的调整,对教师有新的要求,使教师教学水平可以得到提升,以及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在新课改实行背景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都在对创造性思维激发教学进行不断优化,促进小学五年级数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从而提升小学五年级生数学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菊.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J].文渊(中学版),2019,(4):197.
[2]赵智东.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J].家长(上旬刊),2019,(5):112,114.
[3]小娘毛吉.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为视角[J].年轻人,2019,(31):212. DOI:10.12214/j.1672-3872.2019.31.188.
[4]汪金南.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小学五年级教学为例[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2):28.
[5]秦信爱.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J].赢未来,2018,000 (004):P.97-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