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陈小龙
[导读] 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学要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
        陈小龙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鲇鱼山镇鱼山中心小学,江西 景德镇 333436)   
        摘要: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学要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普遍看来,在教育中有一种公认的理论,那就是如果越能够将教育和生活相结合,就越能够起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的深度也会被不断加深,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探析,力在采用不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切实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质量提高
        正文:
        生活和数学一直以来都是息息相关的,在小学课本上每一章的背后也都有数学与生活背景的知识,由此可见: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当前我们的数学改革应该着重于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教师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创造条件,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在生活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外部的世界,努力让学生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数学教学要找到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最佳联系点,从而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修养和实践应用能力。下面我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这个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小数数学生活化的意义。
        1.能够提高小数数学的教学质量。
        培养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十分必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运用数学思维的好习惯。于是,将小学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好办法,这样可以把生活与理论学习灵巧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思维。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社会阅历不够丰富。他们想要像大人一样,自己去挑选想要的东西,这样可以拥有精彩缤纷的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将学生书本上的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形象的生活相结合,这样既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能够引导学生独立生活,还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养成数学应用思维模式。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1.教师要持有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意识这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重要前提。
        只有教师树立起数学生活化的意识,才能在真正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活动中能够拥有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举个例子,老师在教授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知识之后,教师能够让学生通过测量课桌、讲台等设施的长宽,并让学生先估计再计算其面积。教师改变教学意识,引领学生一起探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操作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于生活中的意识和能力。


        2.需要营造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由于以往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大多数小学生对于教师都或多或少有着一些畏惧心理,所以当老师的情绪等有所波动的时候,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也会有些不太一样 。所以,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而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才能舒展绷紧的神经,是学生的思维变得变得活跃起来。老师在教课的时候时候,也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这样也可以让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还可以极大地调动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减少学习的心理压力。
        3.将生活融入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无处不在,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因此,数学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将生活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老师安排家长在周末带领学生去超市购物,然后给学生一部分零花钱。学生们可以自己计算自己的零花钱,然后逐一核对和计算,留下账单。这样,学生在生活中会发现并学习到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当学生回到教室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账单,让每个学生对着自己的账单,提出新的数学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将生活融入教学,极大地拓展了数学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它不仅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应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脑力。
        4.以生活为导向的数学探究。
        小学数学不仅仅是传授简单的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别是培养学生用手、脑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例如,教师在教授计算物体的体积时,可以利用身边的物体让学生知道体积的概念,然后通过对体积的理解推导出物体的体积公式。教师用取出四个边长1分米的立方体教学模具,拼接成一个长方体。要求学生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在黑板上写字,通过这种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最后,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回家做关于体积实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出关于数学的问题,并通过讨论得到答案。这样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加强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5.合理利用教材,科学引入生活素材和实例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学工具,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处理和讲解。教师可以把书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改变成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不断加强学生所学内容和生活经验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更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想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将生活融入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明静,《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孙刚进,《“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
[3]韦宏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赖丽,《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5]李朝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
[6]周婷婷,《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小学科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