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刘选琼
[导读] 新课改后,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刘选琼
        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民族中学
        摘要:新课改后,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要掌握数学的理论知识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对知识进行讨论和探究,最终获得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围绕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展开讨论,主要策略是: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分组,合理的设置讨论主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策略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它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的在上现讲,学生在下面边听边作笔记,常常会出现分神的情况,回过神来已经跟不课程的进度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有效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只是被动的进行知识的接收,学习效果并不好,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不深。
        一、科学的进行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是要科学的进行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等,进行综合参考后,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在进行学习交流时,由于水平悬殊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1】;性格迥异的学生,在进行激烈的讨论时也有可能会爆发矛盾,所以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组。
        教师可以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都安排一个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里起到带头的作用,对于教师教授的内容,可以很快的领悟,带领着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讨论,避免小组的合作学习流于表面形式,得不到更深的交流讨论。同时小组成员间的学习基础水平不宜相差太多,以保证小组成员可以用统一的速度水平学习,避免有些人完全不用学,有些人完全跟不上,在进行沟通讨论时,学习基础好的全权代言,学习基础差的没有发言权。此外还要考虑性格因素,每个小组都可以安排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可以带动讨论气氛,心态比较好的学生,可以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使小组合作讨论可以更好的发挥效果。
        二、合理的设置讨论主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归纳、总结为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关键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得出知识的结论。这种得出结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发挥集体的智慧,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在进行讨论主题的设置时,要选择一些具有讨论价值,有明确讨论方向的主题,不要涉及很多无关紧要的问题,浪费学生的精力【2】。


        比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如果直接把结论给到学生,学生的对函数图像的理解和记忆都不会太深刻。但是如果教师让学生分组,对反比例函数图像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对一系列的反比函数进行观察,总结当K值大于0时,函数图像有什么特征,当K值小于0时,函数图像有什么特征,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三、给学生思考的自由
        合作学习需要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对知识进行探究【3】。摆脱传统的固定思维,摆脱教师的思路引导,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触发灵感,碰撞出火花。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不必过于拘束学生。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解,顺势利导,适当对课堂纪律进行规范。只有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才可以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哪怕是错误的探究方法,也可以让他们经过尝试后,分辨出方法的优劣,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经验中提升自己。
        比如在学习《绝对值》时,教师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讨论学习。小组里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学习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可以跟着基础好的学生思路进行学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提出问题,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对思考的方向和思路进行分析,选取出小组成员认为比较合适的思路,然后对知识进行探究。
        四、多元化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要鼓励学生进行发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自身对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比如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予以肯定,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于不积极参与的学生予鼓励,对于违反课堂纪律不参与学习的学生予以警示。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结束语: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在实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时,要注意运用适当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可以自由的进行思考,并按照自己的思路对问题进行探究,通过自我总结经验,获得知识和成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守法.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有效应用探析[J].学周刊,2020,(30):143-144.
        [2]汪胜利.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J].新课程,2020,(37):176-177.
        [3]李晋珍.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研究[J].人文之友,2020,(17):3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