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黄勇松
[导读] 任务驱动法教学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利用不同方向的思考方式去解决问题
        黄勇松
        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镇初级中学435119
        摘要:任务驱动法教学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利用不同方向的思考方式去解决问题。思维的转变在数学学习中相对来说是比较广泛的,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才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化身主动式求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够和思维方式。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来说,不仅仅是数学题目的难度增强,更是在思考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缓解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初中数学
        引言:
        关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不少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最新问题。因此,教学方式的创新对于很对学生、教师来讲是相当重要的,而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而言则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下,学生会利用预习或者是复习的时间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巩固,带着问题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从中获得解题的思路和技巧。通过学生自己发现的解题方式和解题技巧,对于后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时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解题,从中得到相关的解题能力和成就感,增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外知识点的拓展,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主动求知
        带着任务去学习,也可以巧用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更加顺畅,团队合作就是其中一种有效措施,合作精神在也是当前课堂上所需要的。在学校课堂上因为学生年纪相仿,知识面大约一致,他们很容易产生共同的话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像关于新知识的预习和旧知识的巩固,都可以将学生错开安排,比如把学习成绩好的、成绩一般的、成绩相对较差的按照相同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带带组里的成员,通过小组成员学习方法交流,课堂知识的理解交流,尽量在各个方面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共同进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又或者可以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分配到每个小组,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或者学习目标进行讨论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帮助为他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补缺补漏,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小组合作精神。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交流,能够做到一带多共同进步的情况的,毕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日常的相处过程中,可以将不好的学习方式渐渐改掉,将团队精神融入到数学学习中,帮助学生不仅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能够同时取得进步。


        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从上课开始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着,全程和学生之间零互动,学生则在课堂底下做着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天堂,他们在课堂上只是充当教师的课堂听众,缺乏足够的发言和互动机会,这样的一堂课下来,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却并未听到任何他们认为对他们来讲有用的知识,导致课堂效率极为低下。
        然而正确的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方式却是与之相反的,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在课堂上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遇到专业性的难题时,教师能够及时出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他们解答。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们提前进行预习,并将不懂的、不明白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带着目标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们所提的问题作出今天的讲课计划,而不再是像以往提前做好讲义,按照教材顺序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往下讲。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不懂的地方从教师那儿得到自己的解题思路或者是方法,再加以自己和同学之间的研究讨论之后,就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才是任务驱动法教学的目的所在。
        三、动手操作,注重实践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就曾经说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实践的过程中去证明真理,学会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而不是一度的从教师的口中得到答案和解题方式。学生在学习中只有真正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知识才是自己的,引用别人的知识没有经过消化理解,也只是一个框架,没有办法得到其中的精髓,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实践的意义。
        在新课改下,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越来越多的学校会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开设一些相对应的辅助式的实践课程,为的就是让有实践需求的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操作得到或者证实观点的正确性,能够加强自身对于实践操作的认可。针对初中数学学科而言,更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知识的可靠性,通过实验证实观点正确是学生的追求,教师在理论课堂上无法讲授的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来证实。例如在学习《多边形与平面图形的镶嵌》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镶嵌组合实验或测量,完成初步的任务探究,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从中得到实验与学习的乐趣,还能够从这个方面衍生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肯定,拥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四、结束语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初中数学关于解题方面多了思维性方向的转变,真正意义上运用了思维解题,思考方面也更加严谨,难度和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有所增加,学生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更要学着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看待问题,从中找出最适合的方式方法。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考验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合理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加强学生对于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教学方式改革的裨益体现在学生学习上。
        参考文献:
[1]陈建义.初中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000(001):53-53.
[2]朱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学少年,2019,000(013):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