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武秀莲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有许多应用题,从应用题中培养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能力
        武秀莲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岱岳镇六小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有许多应用题,从应用题中培养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能力。作为教师教学生解决问题,不如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进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通过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其主要目的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学习兴趣的提升更能使学生热爱数学,从而学生的自主性进一步提升。因此,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提出问题,却忽视了学生通过教学情境发现问题并主动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只是学会了对问题进行解决,但并不会在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所在并主动提出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问题就藏于学生身边,教师要利用好这一资源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将生活情境引入到教学中,形成教学情境,再将学习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问题资源,从而优化对问题的设计,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观察教学情境、发现问题所在并主动提出数学问题,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小学五年级上第二单元位置这一课,联系生活情境,教师将本市地图放到课件上,尤其是市图书馆、海洋馆、游乐场等学生常见的活动场所,再将这些地点以网状图进行示意,每个小格子的长和宽都是100m,学生主动提问游乐场所在的位置(4,3),它在市图书馆以北200m,再往东400m处,并在网状图进行标注。学生对情境进行观察并主动提问,与此同时学生也喜爱用这样的方式思考并提出问题,使学生更投入进课堂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师教会学生对问题信息进行处理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还要培养学生对问题信息进行处理。如今,有许多小学生在数学应用题中出现问题,他们并非计算上存在的问题,而是没有真正读懂题意,导致在应用题上丢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要真正读懂题意,理解问题真正问的是什么,这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所要注意到的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前,教师要做出相应的指导,对问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整合、理解,促使学生全面理解问题,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例如:小学四年级下,鸡兔同笼问题,笼子里的鸡和兔子数量不明,从上面可以看到有8个头,从下面看到26只脚。问鸡和兔的个数?教师首要引导学生抓住题中明显的关键词,8个头和26只脚,其次,引导学生抓住题中隐含信息,鸡和兔子,兔子有四只脚而鸡有两只脚,共同点为鸡和兔子都有一个头。

进而关键信息部分整合基本完成,然后学生可列出方程组2X+4Y=26和X+Y=8,最后学生解方程得到结果。因此,在教师的指引下整合问题的关键信息对于小学解决问题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三、小学生组内合作探讨问题
        若想要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师要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进数学学习中,在这样的氛围下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一个问题的出现,学生只能自己在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组内合作剖析问题,进一步寻找方法并解决问题。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仅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合作。
        例如: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小组4-6人,学生在组内进行探讨交流。接下来,教师要统计好每小组的计算,组内成员可以进行自评,也可以与其他组互评,学生点评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体点评并说明各组存在的问题,最后,修改计算上出现的问题以得到正确结果。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授课,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全班学生都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并解决问题。因此,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并解决问题的方式,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小学生主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中,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主要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种种问题,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进行猜测、推测并计算,从而运用到新的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百分数知识时,在情境教学中解决问题,某小学有480人,有5%的学生没买意外事故保险。问:没买保险的学生有多少?学生通过教师所教的找出题中关键信息进行解决问题,题干中没买保险的学生有5%,问的是没买保险有多少学生,接下来列算式计算480*5%=24(人),从而得知没买保险的有24人。五年级打电话这一课中,学生通过不同的打电话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收集、整理、分析并处理问题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乐趣。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非常重要,这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通过发现情境问题,并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问题信息处理上的培养,使学生真正读懂题意,加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促使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素养有所提高,更好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开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南北桥,2020,(17):95.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093.
[2]龚玉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53.
[3]朱生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学周刊,2020,(7):1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7.0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