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薇
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新北小学 123000
摘要:小学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必须要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人格培养负责,班主任在一个班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如何有效的对班级进行管理成为了每一位班主任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因为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位小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心理特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能够抹杀学生的天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本次研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索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引言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教育理念,目前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教育教学阶段,以人为本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切活动都以学生为目标展开。就连班级管理也不例外,班级管理是对班级中出现的各种大小事务和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讲,该阶段的学生性格比较单纯,做事情和思考问题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是属于该年龄的一个特点,教师必须要保护小学生的天性,但同时也要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
一、以人为本制定班规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很多班主任在新学期一开始就会制定班规,班规的目的是通过书面形式的规章制度来阅读学生的行为和想象,使得班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够符合德育的要求[1]。但是很多班主任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学生作主体,有的班主任甚至直接绕过学生,自己做主将制定好的班规展示在班上让学生去学习并遵守,实际上上教师一个人制定的班规总会有缺陷,教师没有聆听学生的心声不知道学生的需求,所以这种班规并不能够轻易的被学生所接受。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班规的制定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班规的过程教师应该要和全体学生共同商议,聆听学生的心声和需求,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所制定的班规。首先新学期开学一周后,教师将全班学生组织起来,以“我的班级我做主”为主题来制定班规,教师在对这一周班级运作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后,列出来教师自己所拟定的班规初稿,并告诉学生每一条班规制定的理由,比如:不能将早餐带至教室内吃,这是从为学生营造干净卫生的学习环境上考虑,早餐所飘散出来的味道也很容易让学生分散注意力。不可乱拿他人的物品,因为他人的物品不属于自己,长期下去很容易养成偷东西的坏习惯。随后教师要求同桌之间互相讨论,针对教师所拟定的班规初稿提出一些意见,比如:哪些条例设置的不妥当,哪些条例还需要添加。学生可以根据这一周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感受,将自己认为还需要添加的条理添加在班规中。其中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非常好得条理,要求班上同学上课前两分钟安静的坐在位置上,等候老师的上课,因为很多学生喜欢踩着打上课钟的时间点进教室,造成教室一片混乱,结果就是到了上课时间学生迟迟不得安静。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制定班规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让班规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符合班级管理实际需求。
二、以人为本开展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的开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班级活动对学生来讲非常有意义,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以及和同伴交流交往的主要方式[2]。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以往的管理方法就是班主任给学生做口头上的思想工作,或者对班上不团结行为进行指责和批评,这种口头式的教育方法不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学生一出教室很快就忘记教师的叮嘱。因此教师应该要开赞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集体团结的重要性。
在开展活动前,班主任应该要对班上学生所喜爱的活动进行以此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羽毛球运动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运动,羽毛球在运动中可以通过单打或者双打来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因此教师在某次班会课上开展了一轮羽毛球的班级友谊赛,首先将班上学生分为六人一小组,一共9个小组。随后开展单打比赛,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每一组的竞争对手,单打比赛的方式以淘汰模式来进行,如果一位球员连续输了对手三个球将会被淘汰出局,随后下一位球员接着进行比赛,直到其中一个组的学生全部被打败为止。在双打比赛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每一位队员都要和自己的搭档密切配合好,不能因为失误或者其他困难而责怪自己的搭档,这样只会影响自己本组的比赛,唯有团结合作才能够赢得比赛。在班级管理中开展班级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为本,要结合学生兴趣设计活动主题,要以活动的目标设计活动内容,从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三、以人为本开展师生交流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总会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群体,比如:自闭症、抑郁症等各种心理问题,在学习上还有的学生一直找不到学习方法。这部分学生他们渴望被关注,教师如果能够适当的给予这部分学生一些引导,就能够带领学生走出困境,让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为本,开展师生交流活动,让教师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困境,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解决问题。
例如,班上有的学生性格一直是非常孤僻,凡是遇到事情都不愿意和同学、老师沟通,因此这部分学生在班上总是被其他学生所冷落。小学生应该要健康成长,这种性格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长期下去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要定期和这些学生沟通交流,交流的方式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日常学习生活。比如该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可以以“动画片”为主题开启本次交流活动,先和学生交流一些感兴趣的话题,目的是让学生信任教师。随后教师再和学生聊聊近期的表现和学习。对于特殊学生群体教师要有持久战的心理,要坚持和学生做好长期沟通交流,一步步让学生的成长走向阳光健康的道路。
结束语
本研究结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心理和性格特点出发,探索班级管理的策略,让班级管理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特点,让小学生能够在学校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赵会娜.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J].学周刊,2020(32):159-160.
[2]葛秀东,宋仪秀.探究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