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光 李勐 朱邵泓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铁岭供电公司,辽宁省 铁岭市 112000
摘要:配电线路是我国最为主要的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在输电的过程中依旧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花式问题,而且每一种故障的原因都会有所不同,只有根据相应的自动化设计进行自动化检查,才能解决故障问题。若是人为检查,费时费力,严重的还会导致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影响,同时,也会致使长时间停电的状况发生,最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
关键词:配电线路;配电自动化技术;安全运行
引言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需要采用的技术体系包括通信系统、数字模型的建设、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系统等,所有技术系统都需要可以处于协调稳定运行状态,以更好了解当前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在安全保护体系的建设阶段,要能够针对数据的处理方案建成防火墙系统,并且该防火墙要能够得到全面化的建设和运维,同时要在发现安全问题的第一时间将其解决。
1配电自动化技术
1.1电力管理调配技术
配电自动化技术用于电力调配工作时,可根据该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用电参数进行分析,其中要分析当前该系统是否处于用电高峰或该系统的综合运行方法,通过对这两个参数的共同讨论,之后实现对整个系统配电模式的调整。在正常配电周期内需记录该配电网系统的配电损耗量,之后由系统中建成的参数核算模型,给出自动化的信息调配结果,同时也要把取得的工作结果传递给被控对象,以根据该系统的运行参数和工作方案让配电系统可根据实际工作状态调整运行方案[1]。
1.2自动停电协调技术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自动停电管理工作中,要在配电网发生停电故障时,要可以主动检测该系统的工作参数,之后科学精准分析该系统中发生的问题和缺陷,并以此为标准进一步分析该系统的工作方案。在信息的协调与分析过程会将各个参数直接记录和上传,并被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分析模式使用,之后根据取得的结果分析故障的发生区域,且该故障信息要在最短时间内被配网周边区域的抢险人员取得,从而让其参与抢修工作。
1.3自动故障判断技术
在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中最为基础的要求就是能够保证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自动故障判断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对整个电路相关工作人员的保护作用。在配电生产管理中应当应用自动故障判断技术,对电路中各个线路的分段开关进行远程遥控。此时更容易判断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并将故障位置在第一时间传递给调度人员,便于电路维修人员尽快找到故障位置后进行抢修,保证电路稳定性[2]。
1.4故障切除技术
电力企业在进行配电生产管理时,重点工作就在于保证为用户提供安全且稳定的电力,有着促进社会生产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作用。上文提到过,无论是电能的输送,还是电力的使用都要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保证用电稳定也是极其重要的前提条件,如何在电力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解决故障、恢复供电是电力企业配电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配电自动化设施设备的整个结构是较为复杂的,其中包括多个断路器,这些断路器在每一个变电站中都必须存在。同时,每一条线路中都有着多个分段的开关,这些开关用于对线路之间的联通方式进行改变,由此可见,断路器对配电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电力系统中的某一个线路出现短路问题时,应用断路器后,短路的线路可以自动进行跳闸处理,及时切断通路,此时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对当前的电网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其他分段开关的调节实现故障线路的隔离,进而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供电,保证用电正常,可以起到增强电路稳定性的效果。不仅如此,故障切除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帮助人们快速发现存在于电网运行中的问题及隐患,保证了电网的安全性,同时优化了整个配电系统。
2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
2.1强化日常管理力度
供电部门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供电设施的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配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处理的效率和速度。没有日常管理和维护的配电线路在投入使用中,都有可能会出现问题。时间越久,积累的问题就会越多,进而会发生断电的可能。在日常管理中,即使供电设施出现问题,只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故障的检修和维护,就可以及时的解决问题。如图2所示。所以,加强日常的管理力度才是在根本上解决任何潜在的问题。
2.2及时排修
一般配电线路出现了问题,只有在短时间内进行维修和处理才是解决故障最佳的时间。如果故障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上报和检修,那么随着用电数量的增加,出现故障问题的区域就会增加,从而危害了整个地区的供电情况[6]。例如:在发现一些电路老化或者质量不合格时,检修人员要针对这种情况,及时的上报,并进行更换电线。这样才可以使得人们更加安全放心的使用配电线路,从而提升整个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一旦发生故障,及时的上报并检修,在很大程度,是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的手段之一。而且要做到及时排修,需要多方面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将隐患出现的概率降到最小化,从而出现故障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减小,最终提升了整个电网的运行速率[3]。
2.3输配电线路的防雷设置
在配电网中进行防雷技术的使用,可以很好地保障配电网的平稳运行。对其技术的使用指标评价上,主要有两个形式,分别为耐雷水平以及发生雷击时的跳闸率,从而保障配电网线路进行安全的运行。为此在应用防雷技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避雷线进行合理设置,进而在雷雨的天气中,降低配电网受到雷击的概率以及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从而起到分流的作用,以及起到耦合的作用。同时,还需尽可能的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值,一般来说,需要在10欧姆之下,进而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进一步降低雷电反击的情况发生。或者在线路中进行耦合电线的安装,以此起到提升耦合作用的效果,进一步降低在线路中的绝缘子电压值。
2.4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换以及维护
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更换以及维护来实现电力配电网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各种设备和机器在经过长期运行后,难免存在着故障问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各种设备和机器进行维护和更换。完备的设备是确保电力配电网运行的基础,如部分地区开展的配电工程较早,所以设备都较为陈旧,虽然在电力传输中并未发现较大的隐患,但是却有着隐藏的安全问题,各部门要组织一支专业的小组,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在维护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全面检查,并对超过期限的设备进行记录和向上级报告,确保及时对陈旧以及超过使用期限的设备进行更换,避免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潮流,还要对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设备进行更换,积极引入自动化设备,通过这种手段实现我国电力运输自动化、现代化,显著提升电力配送的质量和效率[4]。
结束语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过程,需要通过对配网系统当前各项运行参数的记录和使用,分析该系统的工作模式与运行状态,之后让整个系统的工作能力提高。另外在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也要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使用精准识别当前该系统的各项运行参数,直接借助该系统的运行参数分析并明确该系统中存在的故障,之后借助已构造的工作系统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遥.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J].南方农机,2020,1.
[2]吴寒松.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9.
[3]吴寒松.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
应用,2019(29):188-189.
[4]徐宗恺.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设备[J].技术与市
场,2019,26(10):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