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梅
云南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摘要:道德教育和知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同步进行、双管齐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在语文教育中德育元素无处不在,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以及健康的审美。我国教育水平在快速的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教育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也能够提高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可以引导学生思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然而就现阶段来讲,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制定理想化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科学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而且将其作为引导。但是就当前来讲,一些教师在制定德育教育教学目标时脱离了实际,导致其目标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其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实施者的角色,教师能否采用正确的德育教育渗透模式,关乎教学质量的高低。但是当前仍有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只是注重了德育教育的渗透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做不到有的放矢,也做不到工作的细致透彻,这样就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从初中语文教材中发掘德育教育的源泉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时,主要应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讲解,所以语文教材是打开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扇大门。教师应当正确应用语文教材,并且将知识加以理解分析和优化整合,将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尽量发挥到极致。这种从教材当中挖掘德育知识的方法,在为学生提供语文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语文结构体系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德育素质,使之在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时能够更透彻,更有深度。
如何从教材当中发现德育资源,教师第一要做到的是给语文内容建立相关体系,课件和教材相结合,抓住重点内容,将语文知识由简到繁渗透到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语文课本中文章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人物刻画等,展现出的美好景象和正面人物的品质,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以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的情感。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使他们体会到道德的重要性,也可以在教材里发掘德育教育的元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更加感同身受地明白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三、从语文阅读入手加强德育教育
在初中语文课文当中,有很多文章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这些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语句的表达方式,更加生动传神地展现了祖国旖旎的风光。课堂上,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从网络上搜索与文章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从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为他们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景象。针对此类作品,教师要抓住教材的表现形式,讲解重点语句和段落,分析文章的行文特点。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训练,通过朗读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从而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诠释文章内容。之后教师再进行引导式教学,让学生从作者刻画的美好情景中发挥出无尽的想象,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进而从思想上受到品德教育,并且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四、在初中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利用文章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
初中语文通过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并不只是提高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能反映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直接或间接反映出社会现象,或者教会学生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蕴含一定的思想道德的启发。这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对每一篇文章都要有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给学生传递正确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格。
(二)利用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除了课文内容以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课外自主阅读来加以强化。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阅读材料,用课外阅读的方式展现德育教育,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性格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由于中学生的年龄偏低,尚属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在传授过程中加入德育教育,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在学生德育素养的形成过程中,不仅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更会受到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在面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出现的问题时,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来处理。教师要能够将德育教育工作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教育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
(三)运用作文练习把德育教育深入到生活中
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主题班会、外出参观等具有目的性的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每周一进行的升旗仪式中,教师可以融入道德教学,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让学生尊老爱老,感受到亲情的可贵;组织学生进行比一比活动,以同学之间的相互比较来帮助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以多种方式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日常的写作当中就能够进行运用,从而提高自身道德品质。
教师还可以举办相关的亲子文化实践活动,邀请家长来参加学生的活动,让家长在实践活动当中充分地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争强好胜、勇敢无畏的精神,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家长在活动当中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心理特征对学生有个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准确地给予全方面的引导和支持,在和谐友好的氛围当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家长也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特征进行改革和创新,家长要以身作则,对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进行改正,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李斌,罗海霞.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J].华夏教师,(20).
[2]?韩志荣.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
[3]?黄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9).
[4]?冀晓梅.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