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宋安平
[导读] 市场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发展,逐渐形成文化多元的局面
        宋安平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实验小学校 402247
        摘要:市场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发展,逐渐形成文化多元的局面,这在丰富人们文化体验的同时,也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强烈冲击。为从小培养孩子的文化意识、文化素养,经典教育应从小学抓起。小学语文教师需重视经典诵读,让学生接受经典、品味经典,借此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经典的诵读环节,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实现新时期语文教育的变革。诵读能够传承经典,激活人文,为学生埋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以促成教学的全面发展。随着经典进课堂,在部分学校已经实践了经典诵读的环节,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也需要教师逐渐加以调整与尝试,积极推进经典诵读工作在小学的开展.
一、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借助经典诵读提升教学质效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起点,教学内容偏重基础,且主要为识字、组词、造句,在之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借助拼音帮助学生识字,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造句,内容乏味枯燥,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在《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中,文字集中,且各个短语都自带韵律,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借助经典诵读来进行识字、造句练习比单一的拼音教学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二)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除了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外,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日常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大都来自教材的学习,但是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导致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都比较浅,无法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可以把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教师真正起到学生学习中指路明灯的作用,让课堂形式更加丰富,同时弱化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思维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经典诵读的活动中,学生有了显示自我的平台,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传统文化,而不单单满足于对教材的学习。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掌握大量词汇,开始进入写作学习阶段,但因生活经验不够、文字欣赏能力不强、写作练习枯燥,写作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传统经典是古代文化的结晶,包罗万象,生动有趣的故事、脍炙人口的传说、意境优美的诗词……无不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只要学生多诵读、品味,一定能从中收获养料,而后教师再加以引导,其写作水平必定会有所提升,所以将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能有效提升写作教学质效。
二、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特点,可以先为学生做出诵读兴趣的构建。

诵读兴趣的建设,既是现实中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投入到诵读中,也是为学生做出启蒙,埋下终生阅读经典的种子。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可以通过一些浅显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故事,将经典中的内蕴解析出来。如在诵读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时,可以将其中的故事简单地讲解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带来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借助现有的多媒体、实物的图片等,布置课堂,如为不同的经典资源带来背景音乐、图片等,甚至可以将教室加以布置等,做出素材的选择。
        (二)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
        良好的诵读氛围能给学生以暗示,引导他们阅读经典。首先,要通过教学培训让教师重视经典诵读,学会更好地开展经典诵读教学,这是因为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其对经典诵读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班级内的经典诵读氛围。其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经典诵读走进校园。例如学校可定期开展经典诵读分享会,鼓励学生诵读经典,或定期在校园内举办经典诵读活动,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另外,还可在校园走廊、黑板报上张贴经典诵读宣传语、相关图片、经典节选内容等,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经典的熏陶。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于经典的选择是不同的,所以在张贴经典内容的时候最好有所区分。
        (三)做好文化建设工作
        经典诵读本身就是一项文化传承工作,在组织教学中,应当相应地做好文化渗透,一方面,教师要掌握化繁为简的能力。无论是《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等,都带有深刻的文化魅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发展,积极地促成知识点的完善,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做出浅显的解析,以帮助学生用小学阶段学生适应的方法加以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准备一些文化的活动,如诵读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古代诵读学习等的活动,真正将经典诵读文化做出推动,以全面促成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将文化内化,埋下人文的种子,深切促成发展,鼓励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在当前的经典诵读环节,做好文化建设,能够更为积极地推进日常教学的发展,启发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做好文化建设,以促成发展,内化经典诵读。
        (四)将经典诵读融入课堂全过程
        首先,在课前组织学生诵读经典。课前三分钟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课堂导入的关键环节,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选择与之贴切的经典读物或选段让学生大声诵读,这既能达到课前导入的目的,又让学生阅读了经典。其次,课后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后、课外品读经典。经典诵读不应只存在于课堂,更应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让学生在自由环境中也会主动学习经典、阅读经典。所以,做好课后延伸十分重要,教师可在学生学习完一节课或一个单元后,根据教学内容总结出经典推荐目录,让学生在课后自主诵读,并于下一周进行诵读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自己对所读经典的感悟。
结束语
        在现在的社会中,各个国家的文化理念一同充斥在我国境内,对于分辨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极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改变学生对传统文化枯燥的固有印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在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王秋颖.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21(02):61-62.
[2]黄芳.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融入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8(33):124.
[3]刘艳丽.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课外语文,2018(2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