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云
中宁县徐套乡长流水完全小学 755100
摘要:为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果,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制定符合小学生行为特点的教学方式,通过更加有趣的教学模式,开展小学生识字教学,提高小学生对文字学习的热情以及学习质量。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将日常生活元素融入进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可以将语文识字教学情景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因此本文便以语文识字教学中生活化策略的应用作为主要叙述内容,对教学策略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实施
引言: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教学内容就是识字,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本中有着大量不认识的文字,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趣味性指导,就会影响语文学习效果不佳,导致学生课堂更加的枯燥,降低小学生对语文文字学习的兴趣。为改变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字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识字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兴趣。
一、生活化识字场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在识字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为默写记忆以及课文识字等,这些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文字,但是自主学习能力性较低,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需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着手,丰富教学方式。生活化识字教学,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文字场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为后续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在学习《我是什么》这一课时,可以将课文中的生字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对课文中的生字,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在生活中的表现,例如在学习雨、云等生字时,可以在课件中播放下雨的视频以及天空中云朵飘荡的样子,并且在课件中标注生字,使学生在生活常见的场景中学习到生字,提高文字学习效率。
二、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游戏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年岁较少,热衷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控能力不足,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单一的向学生灌注文字知识,自然不会使学生产生兴趣,甚至还会出现对学习厌烦的心理,影响语文文字教学效率,因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制定与学生天性相符的教学方式,将识字教学贯穿到课堂游戏中,使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能够主动学习。
在学习《金木水火土》这一课时,为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前,播放关于《金木水火土》的视频,然后使学生复述自己听到的内容,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文学习中,能够在后续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制作的文字卡片,让学生寻找自己认识的汉字。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设计游戏环节,使学生能够依次站起来回答卡片中的问题,在游戏中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更容易的掌握汉字知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
在小学低年级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当灵活的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增强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识字学习体验,可以更快的学习文字。
三、制定课外活动,扩展识字空间
生活离不开汉字,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认知并使用汉字,将识字学习作为一种习惯,能够主动的扩识汉字。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学新模式层出不穷,课堂内容设计较为丰富。在创新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建立在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在识字教学中,由于学生受到自身习惯以及年龄的影响,使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对教学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对识字教学方案进行创新,提高知识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开展每日一读的课外学习活动,使学生每天阅读一篇课外读物,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将认识的汉字记录在笔记本上,并且在日记写作中尝试使用自己学习到的汉字,通过日积月累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传统知识教学内容主要为课本以及课堂,很多学生在学习到新知识后,不知道如何实际应用,教学缺乏生活化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引导的方式,开展黑板报等活动,养成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可以推荐学生故事性较强的书籍《伊索寓言》作为识字读物,提高学生的识字学习能力。
在学习《日月水火》这一课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从教学内容上着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描绘图案,使学生借助生活的经验猜测答案,可以互相讨论,然后再丰富图案内容,让学生回答发生了什么变化,画出太阳的样子,使学生回答太阳的另一个称谓是什么。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演化视频,使学生了解到日这个汉字是怎样演化出来的,帮助学生记忆汉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的好奇心被引出,能够愉快的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学模式创新的重点,就是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搭建识字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在识字教学中,为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利用能力以及阅读能力,需要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课堂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升国旗》这一课时,为引导学生学习,首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国歌激昂的氛围,然后让学生回答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最后引出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将升字作为课文学习的重点,使学生提高对升字的记忆,通过学习氛围的搭建,使学生不再死板的学习课文,学生能够自觉学习新的汉字。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减少文字学习的枯燥性,使学生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结束语: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更重点内容,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学需要灵活的使用教学方式,将枯燥的文字学习课堂现状改善,提高学生文字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及知识水平,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结实的基础,通过生活化文字游戏以及识字活动,增加学生文字知识累计,优化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炳赐.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生活化策略的有效实施[J].考试周刊,2020(36):51-52.
[2]吴淑云.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情境教学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22):23-24.
[3]曾庆元.点击生活 开启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拼音、识字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0):31.
[4]丁华芳.在识字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