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金亚茹
[导读]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对于当前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积累,
        金亚茹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夜村中学     72005
        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对于当前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而许多中小学校也据此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肩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重要任务,此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帮助学生打好坚实学习基础具有很大的帮助和价值。但是从实际的课堂教学来看,许多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只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忽略了对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严重影响这门学科教学的正常开展。为了有效地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对于初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渐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引言
        初中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时期,不仅能够实现对小学阶段学习的巩固,还能为高年级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所以,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势在必行。对此,每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应当积极地转变教学思想,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探索并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考和新尝试,让语文教学上升到新的高度。
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原因
        1.1教学方式单一化
        初中阶段学生对新事物非常感兴趣,学生思维活跃。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长期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疲劳感,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这直接导致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枯燥,学生无法以良好的学习状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
        1.2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难以落实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的往往是固定的群体,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班级内学生的语文学习两极分化。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
2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构建信息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这门科目与其他学科相比,是较为特殊的。语文知识的运用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初中教师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要注重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找寻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喜爱上语文学科。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身边被很多的电子产品围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富有乐趣的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让他们更好地发展。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把知识更加具体地呈现给学生,还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对《桃花源记》进行讲授时,便可以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将一些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其中的神秘和闲适。又比如在对《观沧海》进行讲解时,教师要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塑造出一幅“壮丽山河的雄伟景象”。促使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曹操当时想要天下一统的志向,感受其磅礴广阔的胸怀。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呈现一些曹操的事迹,如官渡之战等,播放《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有效地将学生代入其中,加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核心素养。
        2.2创新情境教学开展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想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探究性学习,课堂情境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情境教学这一教学的主要运用方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为学生创设出具体可感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趣味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进行文本内容的学习。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表演情境,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学生的阅读学习完成后,让学生自主翻译出其讲述的故事,然后对其中的情节、人物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工扮演范进、胡屠户、范进母亲、范进妻子等角色,让学生结合自身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再加上自身的合理想象,将课文中叙述的情境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获得极大提高。又如在教学《桃花源记》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文本并能够对本文内容进行翻译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体会,当学生经过深入的思考与比较后,就会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反思与深入分析,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于作者思想情感的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2.3进行生活化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不仅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而且是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重要工具。同时,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陶冶自身的情操,从而丰富自身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这样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生活化教学。教师要做好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深入学生的生活进行观察和体验,积极寻找能够将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元素结合起来的点,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形中有效掌握语文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语文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进一步拓展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结束语
        总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创新思维,为学生打造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晓玲.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黑河教育,2019(09):29-30.
[2]张杰.浅谈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9(11):159.
[3]王立平.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散文百家,2019(07):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