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特点及育人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黄振强
[导读] 中职语文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中国精深的经典文化中接受精神洗礼,
        黄振强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中职语文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中国精深的经典文化中接受精神洗礼,情感磨练,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三观”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
关键词:中职语文;育人功能;育人策略

        中职语文教学重点不在于学生学多少知识,而在于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体会丰富的情感,塑造更高的思想境界。一堂意义深刻的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引发学生深思,而且对学生将来的人生走向要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清楚中职语文的育人功能特点以及育人的策略。
一、中职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特点
(一)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的人文性,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的人文性更具标志性特征。入选教材的文章大多具有人文性,课文里浓缩了的人的世界,课文里有对真善美的弘扬,也有对假恶丑的鞭挞。语言活动以自身为依托,指向社会,通过语文教育能够使学生的语文在思想和艺术上实现统一,尽可能以美的形式进行表达。
(二)语文的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实践性是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引导,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课外实践活动又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资源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这种实践既是学生直接获取经验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

(三)内容的开放性
        生活即语文。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诸多方面,既包括教学内容上的开放,也包括教学时空上的开放。语文的开放性,这为语文课程学习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前景,也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资源。语文的开放性还包括在教学方式上也是具有多样性。读,问,说,唱,有时哄堂大笑,有时屏声静气,有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时伏案疾书,洋洋洒洒。同时,语文的开放性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开辟课外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的语文活动。
(四)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理解教材,在尊重学生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地位明确化解固定化,教师只需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育人策略
(一)以激发兴趣促使学生融入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的姿态接收教学信息。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通过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和交互化处理,引导学生走进丰富的语文世界,吸引学生“品味语文”,以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为学生营造气氛愉快的学习氛围,保障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升华将语文知识与学生自身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语文课的快乐一旦印证在学生的脑海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使学生从中学会坚持,达到育人的效果。
(二)以课文人物形象影响学生的言行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目都是对人物进行了刻画,表现了人物各异的性格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文中人物性格形象,对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加以引导。

例如《鸿门宴》的教学,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为项羽和刘邦,项羽与刘邦的军队实力差异悬殊,但在“鸿门宴”后刘邦却大败项羽,致使项羽乌江自刎。造成这逆转性的结局,原因在于项羽的性格,导致失败是项羽没有把握住获胜的时机,给了刘邦获胜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时应对刘邦和项羽人物进行深度剖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性格对行为的影响,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反思。教师还可由课内到课外,联系到生活中的各种人物,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能正视性格缺陷,在犯错时一味的将责任推给他人,而不能对自身进行反思,从而走向失败。通过对课文人物性格的挖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使学生能够对自身言行进行约束,从而具备更高的人格素养。
(三)以开展活动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可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对学生的表达、反应及思辨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比如在课堂上可以把枯燥的文章编成生动的课本剧、把诗歌教学变成朗诵会等。教师还可让学生以“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这一课题展开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过于追求付出与回报的平等会使自身内心充斥着不满,这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引导学生认识到付出也是一种收获,在现实生活中不必过于在乎得失。学生在思考与辩论中会不断进行沉淀与积累,在辩论中对是非、对错越辩越明,有所收获,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以主题作文解除学生成长中的烦恼
中职学生年龄相对偏低,尚处于冲动、难以自制的年龄阶段,同时因家庭及成长因素的影响,学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烦恼,在烦恼的困扰或冲动的促使下,中职学生容易走向错误的道路,甚至触犯法律,从而付出严重的代价。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从其烦恼出发,利用有针对性的作文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例如,对于容易冲动、斤斤计较的学生,以《不要因小失大》为题进行作文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思路梳理能够意识到细节决定成败,小事酿成大事,正所谓一件小事影响到个人命运,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冷静思考的重要性。又如,针对明辨是非能力较差、不懂得拒绝别人的学生,可以以《敢于说不》为作文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学会拒绝别人,因为此类学生往往从众心理较强,同时因从小缺乏关爱所以容易被别人的好意所感动,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就会视为朋友,对于朋友的行为或想法会无条件的支持。另外,受环境影响,同学容易形成来者不拒的性格,不会拒绝,此时已该作文题目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意识到辨别是非、用于拒绝的重要性,让学生在面对朋友的要求时能够认真思考这件事是否应该做,从而避免学生走向歧途。
        文以载道,道以育人。中职语文要让学生在中国精深的经典文化中接受精神洗礼,情感磨练,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语文教师要把功夫用在教材上,在课堂上灵活应用各种教学办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最终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真正发挥出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教材选文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新,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提升生存境界,提高生命质量,重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燕.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科技风,2020(17):283-286.
[2]甘丽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J].职业,2020(08):81-82.
[3]刘芬.渗透素质教育突显中职语文教学育人功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9):257.
[4]毕琳琳.陶冶情操,育人育德——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开发[J].才智,2012(19):79.
[5]张平阳.浅谈中职语文课堂的育人功能[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166-167.
[6]王雪梅.中职语文课程功能反思与重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11-2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规划项目2019-2020年度重点课题“中职学校‘育人语文’教学理念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07Z4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黄振强(1968-),男,广东河源人,语文高级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地方文化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