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王章德
[导读] 分层教学,又叫分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王章德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   
        摘要:分层教学,又叫分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小组的形式下进行授课,通过小组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产生自卑心理,学生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在与自身的水平相差无几的小组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也会更加扎实。并且,教师在分层教学中,可以了解学生的差异,从中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应用
        一、开展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中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通过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学,所以开展分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解能力较强、对新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分为一组;把成绩一般,听课状态一般的学生分为一组;再将学习能力较差,基础也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分为小组听课,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上的竞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学习上的欠缺之处,自我反省。小组之间的竞争也会使能力较差的小组在对比中看到自己的不足,面对比自己强的小组才会产生追逐与竞争的心理。利用分层教学,可以让班级氛围与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变化,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风气,提升基础较差学生的兴趣,对学习较好的学生也是一种鼓励。
        (二)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在课堂中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对于学生的教学只是引导,不能代替学生去学习。在我国现阶段的班级形态中,大多是一名老师面对几十名学生,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习进程也有快有慢,这就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所以,开展分层教学,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组,这样教师在面对整个班级好几十个人的时候,教学压力也会相对减少,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会得到相应提升。由于学生在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方面的不同,教师在授课时要有针对性地讲解,尤其是化学这一门比较难以理解的课程,不要延伸得太远,也不要对知识点进行太复杂的讲授,要科学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分层教学的模式下,教师对学生更加了解,教学的步骤也会更加具体,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提升,教学的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开展分层教学的方法
        (一)课前分层
        为了分层教学的效果能达到最佳,教师在课堂开始前的备课阶段就应该对分层教学进行合理的规划。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内容,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基础,结合班级中的分层状况,对课本上的知识也进行相应的分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知识的传授,以便每组学生都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化学这一课程,抽象性比较强,难度较大,既需要背,也需要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把知识点罗列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应该使用巧妙的手段辅助学生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氢气与氮气”这一课程时,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小组成员,学习的目标是会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小组成员来说,他们不仅仅要会写化学方程式,还应对实验的步骤与结果要牢牢掌控,还要对这两种气体进行分辨,明确遇到其他气体会产生的不同反应等。

这样根据不同的学生来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分层学习中体会化学这一学科的有趣之处,可以使学生的能力提升,对学习的兴趣也不断增加。
        (二)课中分层
        在过去的课堂上,教师的讲课方式千篇一律,就是拿着课本在讲台上写板书,这样的讲课方式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也会导致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的不同对知识无法完全吸收。所以,教师应该进行教学的创新,通过分层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其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中心。例如,在学习“水资源”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水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水的来源、水的重要性。并且在视频结束后可以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如“如果你只身一人被困在海岛上,如何制造淡水?”等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并且按照小组进行探讨,教师再通过点名等方式进行提问,通过提问与学生们之间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分层进行不同的任务安排,比如,水平较差的小组成员只需要明白关于水的方程式;中层小组还需要理解不同水质的不同概念,而水平较高的小组还需要明白蒸馏水等水的制作方法与实验过程。由此一来,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知识的灌溉,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更加通透,从而达到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向上发展的目标。
        (三)课后分层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课上所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后的作业布置,教师可以根据分层教学来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相对于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如果布置较难的题目,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如若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布置过于简单的题目就起不到提升能力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明确课后作业的意义,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进行不同的练习,设计出符合学生水平的题目。例如,针对于化学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较为基础的题目,基本在课本上就能找到答案的那种;对于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稍微需要动脑筋的题目,让这些学生多多思考,自主实践,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具有一些难度的题目,让这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对于新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起到一定的预习作用。教师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作业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改变教学策略,开展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用鼓励与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个学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一刚.关于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20年教育教学与研究论坛论文汇编.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20:418-420.
        [2]杨艳.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探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30.
        [3]王泽海,王爱霞.浅谈分层方法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