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强
陕西省神木中学 陕西 神木 719300
摘要: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是基础性较强的自然科学领域学科之一,研究物质运动、相互作用、基本结构,通过构建模型、观察推理、计算分析、动手实验学习物理知识,侧重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物理观念、科学态度等学科核心素养,如何通过复习践行课程标准并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师要关注与解决教学难题之一。本文通过探析提高高三物理力学一轮复习成效有效策略,以期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三物理;力学;一轮复习
针对高三物理力学一轮复习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具有如下价值:其一,推行新课程标准,以增强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高效复习,使学生能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全面发展;其二,发挥复习“查缺补漏”作用,为学生调整物理自学体系提供依据,使学生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其三,以一轮复习为依托加强教改,多路径完成复习任务,提升物理教师教学水平。基于此,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探析高三物理力学一轮复习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梳理知识脉络,找准一轮复习关键
复习的首要作用是回顾已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查缺补漏,针对学习盲区、重点、难点再次讲解,复习与常规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存在区别,切忌过度精讲,这容易使学生无法抓住复习关键,为此教师需梳理知识脉络,助力学生找准一轮力学复习关键。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填充思维导图,将力的概念、分类、运算视为关键词,以关键词为依托深入延展,调用发散思维,回顾所学内容,以“概念”为例,学生可从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等角度出发赋予思维导图延伸性。在学生填充完思维导图后教师需进行评价,以力的分类为例,有些学生只想到弹力、重力、摩擦力,未能从力的效果角度出发回顾所学内容,这说明推力、拉力、支撑力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相对较弱,为此教师在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前提下规设有关例题进行精讲,将学生学习短板视为一轮力学复习关键,同时完善的知识网络能为学生自主复习提供依据,为学生课下结合个人学习情况紧抓复习关键提供有力条件,使学生力学一轮复习效率随之提高[1]。
二、调动学生自主复习积极性,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物理新课程标准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需通过启发、引导、协助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使学生能在一轮复习中有所收获。例如,教师在针对“力的概念及三种性质力”进行复习时可采用合作复习教学法,践行分层教育思想,在“组内异质”原则指引下结合学情高效分组,保障各组均有学困生、学优生,学生之间可相互帮助,共同围绕复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其中学生群体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攻克复习难关、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为使合作复习效果更优教师可用任务驱动,在合作复习前规设若干任务,如“牢记力的概念”、“明确重力定义、方向、重心等内涵”、“掌握弹力产生条件、方向等主要知识”等任务,使学生合作复习有的放矢。教师还可创编微课,将经典例题、高考真题、以往考试中的易错题纳入微课,鼓励各组在复习物理理论知识同时剖析例题,在组内共享微课资源,使学生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达到力学复习目的。与教师主控课堂组织开展复习活动相比,基于小组合作的复习手段更能调动学生自主复习积极性,学生能掌控复习进度,针对具体问题高效分析,同组成员可互帮互助,共享物理力学复习成果,相互鞭策共同完成复习任务,同时合作复习不局限于课上,在课下还可营建良好物理复习氛围,使力学一轮复习质量随之提高。
三、创新复习方法,增强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通过对现阶段物理高考特点进行分析可知,考察学生物理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已然成为考试重点,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复习方法被时代淘汰,为此教师需通过复习方法创新增强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旨在优化力学一轮复习效果。例如,教师可运用例题分析复习教法,通过筛选代表性强且契合学情的例题加大力学知识复习力度。如题:如下图所示,光滑且质量分布均衡小球球心为点O,重心为点P,在竖直墙面及桌边之间静止,请画出小球所受弹力。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时间分析思考,回顾所学知识并动手实践,期间培育学生物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物理观念等核心素养。考虑到一轮复习与后续复习的区别,教师需将基础夯实视为复习主要目标,在选择探究式例题时切忌难度过大,鼓励学生在例题分析中多做尝试,树立物理学习自信心,通过实践推理牢记物理力学基础知识,为后续深入复习持续增强核心素养奠定基础[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复习在高三物理教学中是关键一环,为使学生能牢记力学基础知识,增强核心素养,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教师需带领学生梳理力学知识脉络,找准一轮复习关键,调动学生自主复习积极性,通过复习方法创新提高力学一轮复习质量,继而助推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活动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文鼎.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的心得与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6):78.
[2] 陆亚军,朱建武.活化知识方法 催生能力素养——以力学测试卷讲评课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18,36(1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