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杨伟
[导读] 对于小学生而言,体育教学不仅能激发其参与的兴趣,而且也利于学生强身健体,增强自身的身体兴趣
        杨伟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龙门第二小学637103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体育教学不仅能激发其参与的兴趣,而且也利于学生强身健体,增强自身的身体兴趣。因此,体育教师需要重视自己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指导,也要能从教学语言上进行改进,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从而在教师的丰富精彩的语言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体育活动参与观念。本文则将对小学体育教师的艺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语言艺术;小学生

前言:在开展体育课程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组织引导十分重要,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所以,规范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任务。而且体育课程本身需要接触多方面的知识,如没学、医学等,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做好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则很难掌握运动的技巧,而且也无法规范运动,这样则会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这也就说明体育教师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一、教学语言融入趣味性
        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必然是有学生的参与,但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则是体育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如何引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不断探究的教学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调动其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则应激发其对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参与动机,而这也需要教师的正确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体育课程的魅力。教学语言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关键, 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的运用口头语言完成知识的传授,而应让教学语言具有合理性、组织性,有秩序的完成知识的讲解,所以,对于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师需要深思熟虑。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时, 教师可以让其语言具有趣味性,让课程内容在语言的描述中变得生动有趣,这对于形象思维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语言能有效的集中其注意力。比如,一年级,体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排队,在排队时,教师则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设计排队游戏主题活动,快速集合,让学生当一只快乐的小企鹅,小企鹅听从指挥完成任务。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幻想自己是一只可爱的小企鹅,教师则是带头企鹅,当教师开始喊集合时,快乐的小企鹅们就要快速到教师指定的位置排排队,然后在巩固队形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为了进行拉圈走游戏,这样学生则可以在趣味游戏语言引导下,完成教师步骤的任务[1]。
二、教学语言要具有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但也必须结合课本知识才能呈现其艺术性,所以,教师要思考教学语言的过程中,要能明确所教课程的主要内容,要结合其知识点创新教学语言,让自己在运用新的语言形式讲解时让知识更为生动形象直观,以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研究教学语言时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语言,并且目的较为明确的教学语言,也会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教师所教讲解的知识,也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其次,精准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教师设计板书,学生会在听和看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运动的要领,这时语言的描述则尤为关键,教师可以采用口诀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这样学生则可以根据口诀进行相关的动作练习[2]。
三、语言和体态要相互配合
教学语言不仅局限在口语方面,在体态上也有着明显的特点。教师具有示范性,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其价值观的形成。所以,教师要能结合自身的示范性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规范自己的教学姿态,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体育教师要能做到言传身教,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调查显示,活泼开朗的体育教师深得学生喜爱,在教学时体育教师呈现的自信会让自己为学生示范动作时赢得学生的认可,学生具有向师性,当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师优美的姿态,则会主动模仿教师,这样教师则可以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展开运动细节的讲解,在体态和语言的配合下,学生主动学习的思想则会形成。其次,体育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做好对学生的动作评价,帮助学生规范动作,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其建立自信心,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从而愉悦的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进而在提升自身体育运用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好的体育素养,体育教学也会因为学生的参与其质量显著提升。因此,教师要能深入探析语言和体态的配合,从多方面为学生展示体育动作的讲解,以此让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知识[3]。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用正确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教师在为学生示范动作的过程中,也要做好动作的详细讲解,确保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学生都能准确的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正确展开运动,学生的体育素养也会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于富,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研究[J].2013,(67):45-90.
[2]张建军,关于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分析[J].2015,(34):67-90.
[3]王颖,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的教学对策[J].2019,(32):45-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