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蕊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119
摘要:多元音乐文化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是基于音乐的发展规律而形成,是音乐理论在特定条件下的转化,为音乐教学开创了新的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音乐学科的重视程度与数学等学科相比较低,但音乐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从文化层面理解音乐,了解音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因此,笔者就多元音乐文化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音乐教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多元音乐文化;高中音乐教学模式;应用
一、多元音乐文化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的功能
(一)淡化传统教学观念。
多元音乐文化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开展的初衷并不是培养出音乐学家,而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淡化传统教学观念可以消除应试教育下留下的一些弊端,将德、智、美融为一体,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陶冶自身的情操、启发自身的思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会做题、拿高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爱动脑、爱探究、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音乐文化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应当注重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音乐教师应调整自己的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将音乐课堂当作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而不只是将其当作教学任务。
(二)改善教学方法。
多元音乐文化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局限性,音乐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设计的教学方法体系,高中音乐教学模式的形成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如:音乐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当注重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统一,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音乐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为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音乐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大大下降,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教学方法作为音乐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音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对教学方法的优化,从而提升课堂质量。
(三)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教学效果较差说明课堂教学方法可能并不适应这门课程或者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必须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音乐教学模式含括多种教学方法,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而概括和优选而成。通过构建科学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提升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
(四)改变教师和学生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音乐知识,音乐教学的初衷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形成音乐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思考、创作、探索等多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扩展音乐知识领域,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主动性和独立性。
二、多元音乐文化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一)树立多元音乐教学的观念
多元音乐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课堂学习,丰富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情感经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开拓音乐学习的视野,音乐学习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音乐家、艺术家,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参与到了对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中,音乐教学模式的内容也在逐步丰富,呈现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的授课理念是二元对立的,要么过分强调中国传统的音乐教学理论,要么过于看重西方音乐教学理论。基于上述背景,树立多元音乐教学理念,开展多元音乐教学模式是必要的。一方面需要适当加大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比重,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习俗,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
(二)注重多元音乐教学模式的推广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多元文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学作为高中开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对传统的授课方法、授课模式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推广多元音乐教学模式,需要彻底的变更传统音乐教学观念,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音乐教学观念上应改变传统单一的学习模式,音乐课程开设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获得学生的成绩,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重心应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在音乐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身心特点,选择该年龄段学生所喜爱的乐曲、乐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音乐课本编写工作,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音乐素材的获取提供了便利,音乐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
(三)重视对音乐老师的培训
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师作为音乐课堂的设计者与实施者,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团队是必要的。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学校应当积极为音乐教师的发展创造机会,开展校内外教育培训活动,如:专家讲座、名师上课进行培训,为提升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还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制度。其次,还应积极构建科学课例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运用多元音乐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教案。
(三)探索创设学校音乐多元教学的良好环境
为给多元音乐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不竭动力,学校应积极营造多元音乐教学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可以从能力环境方面着手,加强高中音乐教师专业培训,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好的推动多元音乐教学开展,加强学生适应多元音乐教学的能力训练,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编排方法、基本乐器的使用等。另一方面是动力环境,学校可以推行相应的激励制度,使教师愿意参与到课改中,对于表现积极的教师,在职称、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元音乐教学模式是音乐教学理论的重要部分,该模式可以实现对当前音乐教学方式的优化,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推动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白桦. 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新课程(教师版), 2019, 000(010):228.
[2] 董娜.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J]. 中国文艺家, 2018(11).
[3] 冯雪寒. 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15):62-63.
[4] 马彦鹏. 多元文化高中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功能[J]. 神州, 2019, 000(013):13-14.
作者简介:杨蕊(1996-08),女,汉族,籍贯:河北省三河市,当前职务: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