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普通高校本科生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曹英军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曹英军
        黑龙江财经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面临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满意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部分高职生找不到相应的岗位,产生很不协调的局面,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缺乏。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普通高校本科生教学策略,希望为研究普通高校本科生教学策略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校本科;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高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计算机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习实训模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育部在2006 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指导思想,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落脚点,深化各种教育教学改革。
        1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方向,缺乏目标的教学只是盲目的奔跑,不仅效率低下,最终的价值也很低。结合机械专业学科特点来看,“理论与实践并重”应该是其教学目标,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理念是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人才需要培养要求的。我们教师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用理论指导实践,也要用实践检验理论教学,从而不断提高理论教学质量,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比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多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或者车间,让学生真正动手做一做、练一练。同时教师边演示边进行理论讲解,也更能使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
        2当前普通本科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
        2.1教学理念落后
        传统教学理念主要是以知识传授辅以一定的技能操作,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一直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被动执行者,教师更多的是想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生的就业需求,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往往是一种任务式的交互,缺乏课堂教学的灵动性与自主性,从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2.2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当前,许多专业选用的教材陈旧落后,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教学内容更新不够及时,从而影响了学生知识结构形成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相近,缺乏对不同学生知识掌握水平、个性化需求的深入考虑,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2.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陈旧,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未能有效满足教学需要,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坚持以教师讲解为主。对于工科,其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较强,因此,单纯的理论知识讲授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致使课堂教学鼓噪乏味,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4实习实训模式固化
        但是当前的实习实训模式单一固化,类型比较单一,设计不够科学,要么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要么是简单琐碎的技能训练,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需求严重脱钩。
        2.5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一直是高职教学互动的短板。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忽略了发展性评价的应用,过于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忽略了实习实训场所、内容、过程的评价,过于
        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应用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的评价。
        3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教学策略的思路
        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多元智能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目标的职业教学“多元智能教与学”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中蕴含的教学策略主要有:课程整合策略、合作学习策略、自我监控策略、综合运用策略、自主选择策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但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具有独特性,学生之间没有智力的高低之分,只有智能的结构类型不同,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教学培养他们的优势智能,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发其智能弱项。
        以发展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能力为本位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创作、验证、完善并制造出某种东西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职业教学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它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置、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掌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参加项目学习小组的学生可以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工种,甚至不同的职业专业领域,如建筑专业和财会专业等,目的是训练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的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合作的能力,如资产评估,建筑监理等工作。通过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其他关键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之,为了改善实习教学条件,学校可结合学生发展方向设置综合性实践项目,再增设选修实训项目,让实训教学更灵活化。一些无法在实训室开展的实训项目,可以改为到企业参观、实习、实训并结合多媒体仿真教学,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提高了动手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学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只有真正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从学生就业需求出发,切实提高机械专业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增长,提高学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黎晓灵.??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
        [2]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国内研究评述[J]. 加锁锁,李奕含.??新西部.?2019(30)
        [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分析与有效策略[J]. 刘莹,刘进华.??科技信息.?2012(27)
        [4]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 张丽君.??才智.?2017(33)
        [5]社会资本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现状分析[J]. 冯晟,霍彧,周敏,何茂昌.??江苏科技信息.?2018(19)
        [6]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J]. 熊平.??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7]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初析[J]. 胡菁菁.??中国报业.?2013(08)
        [8]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频繁跳槽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阮霄羽.??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4)
        [9]高职院校毕业生离校前不良心理及辅导[J]. 王琼.??科技信息.?2011(07)
        [10]关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 沈锦华.??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4)
        课题名称: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
        课题编号:KJCX8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