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程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张亚君
[导读] 在这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
        张亚君
        浙江省慈溪市沧田实验学校   315326
        摘要:在这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应用更加广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创造了无数便利,也给我们带来无数新的启发。现今社会互联网已然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教育更是来自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可以提高小学生对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将微课程运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助于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吸收,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微课程;小学
一、引言
        微课程作为全新的教学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而微课程应用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更是具有别学科所没有的优势。微课程具有传统授课方式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新颖,有趣,可操作,广泛传播等等。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引发学生兴趣在教学工作中是多么的重要,尤其信息技术更是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操作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使孩子不知不觉中爱上信息技术这门课。
二、为何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微课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信息技术是一偏重操作的实验学科。信息技术老师也是十分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实际情况中发现,学生的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比如在课程《小小多媒体作品展示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幻灯片的制作和播放。但是到了上机课让学生们在电脑上实际制作幻灯片时,有的学生就显得尤其困难,连简单的选用幻灯片模板都不会操作。有的学生却可以做出内容丰富且美观的幻灯片。为什么上同样的课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别?首先因为理论课程不够直观,且只听理论课比较枯燥无聊,小学生很难对知识进行记忆,且上机课时间和理论课时间有一定的间隔,导致学生更加难以记忆。其次因为幻灯片的制作是分步骤的,需要一步一步进行,有的学生卡到第一步以后后面就完全没办法操作了。一个班的学生有二三十个,教师没办法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授课。这时微课程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微课程将幻灯片的操作步骤一一罗列演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步骤内容进行查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互联网微课程就能很好的做到,利用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设置,加入音乐,图片等使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引发学生兴趣。
        相比传统的授课方式,微课程可以保存后被反复观看,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自身的学习情况做选择,可以制定个体化的复习流程。着重复习自己相对薄弱的地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学习水平不同的问题。也提高了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程的运用
(一)丰富课程导入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内容的引出方式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教学工作成功的一半。教师利用有趣的情景设置,将所讲知识进行故事化,或以图片,音乐等进行导入,第一时间抓住学生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对后续要进行的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外观部件名称时,可以放一张计算机的图片和一张卡通人物的图片,将计算机拟人化,将显示屏比作脑袋,主机比作身体等等比较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提炼重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由于微课程时间较短,所以需要提炼教学重点,难点,侧重某一方向进行教学。学生可以自行保存微课程,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反复观看学习,有利于学生记忆,也可作为复习重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且微课程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习水平。
(三)注重互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微课程属于网络教学的一种方式,是以学生自己为中心和主体,教师仅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掘知识。可以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和设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利用各种资源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习并应用知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过程,寓教于乐,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游戏来锻炼学生对电脑的使用,比如可以让学生练习打字游戏,在游戏中认识键盘,练习打字指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运用微课程教学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询问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四)应用演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微课程中常常采用实际应用演示,让学生可以清晰直观的看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具体操作步骤,简单明了。每一步的操作都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系统界面更加直观。通过操作演示,也使得学生更容易记忆操作的先后顺序。学生可以自行按照微课程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在介绍“画图”各个工具的使用中,可以在微课程中使用不同工具进行画画创作,边作画边演示,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画图工具是怎么使用的,能达到怎样的效果。
四、运用微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微课程因其传播性较高,且需要借助网络来进行资源检索查找,而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且内容良莠不齐。小学生年龄尚小、分辨能力较差、好奇心强,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所以一定要加强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同时也要控制时间,防止小学生过度沉湎网络,让小学生树立健康、规范、良好的上网习惯。
    结语:小学信息技术本身就是计算机认识,简单使用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因此,微课程的运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里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微课程提高学生兴趣,丰富了教学方式,优化了教学内容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和发展的教学方式,也是未来教学方式的新风向。
参考文献:
[1]刘宗凤.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探究[J]. 科幻画报, 2019.
[2]韩玉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J]. 文学少年, 2019, 000(005):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