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芬(陈思媛)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桥东中心小学 363500
摘要: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指导和自觉学习的重要动力,同样也是决定学生知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习惯照亮美好的生活,人类的成长需要太多的良好习惯。即使学习,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教育中如果班主任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要树立起榜样并发挥榜样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无疑是在他们心中一个“偶像”。 这种“偶像”的影响是很微妙的,但也是深刻而持久的。老师的每一个举动对于学生来说都像一面镜子,直接的反映在学生的眼中。因此为了有效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从而更好地去感染学生。
关键词:小学教育;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小学是学生基础教育学习的基础时期,因此应该加强维护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了这些习惯作为非智力因素,它鼓励学生正确回答学习问题。学习的有效性在改善学习主动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因此加强习惯训练应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环境以及外部力量来监督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需要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篇文章将重点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具体培养策略详见下文叙述。
一、树立榜样且身先垂范
模仿成年人是儿童的天性,将其作为学习与努力的目标,并将其用作模仿的对象{1}。所以他们喜欢模仿他们,崇尚模仿品质的人使他们成为榜样鼓励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革命领导者可以作为学生培训的例子。例如向学生介绍毛泽东董事长在青少年时期帮助毛四婆收割水稻的故事。利用这个故事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积极帮助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的良好习惯。其次使用学生实例来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班上赞扬在课堂上身形坐得直,以及上课认真听讲认,作业工整并且能够保持好自己周围卫生的学生。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之星”,“劳动之星”,“文明之星”等。由于这些榜样是在学生中产生的,因此很好地展现出来良好的行为更容易为其他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并激发和激发自我激励有意识地模仿并养成习惯。最后我们必须考虑教师自己扮演的榜样。班主任在学校学生是最受学生尊敬的人,因此班主任是学生最常见也是能够最直接的模仿者。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经常认为老师是完美的品格。一切都要以班主任为标准向他们学习。因此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学生的良好行为。养成习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班主任总是照顾自己表现出自己,尝试在言语和行为上大方正派,并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二、常规教育且反复训练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时间可以反复练习。所以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小学生日的行为守则”中的内容之一要求学生认真执行。
让班组长组成一个行为准则检查组,由组长负责记录该情况并将其用作评估奖励和处罚的基础。学校还可以设置特定月份,严格的学生要求和经过反复培训直至合并的月份。班主任要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共同行为守则要求他们准时上学,准时回家,养成专心听课,认真阅读并准时做功课的习惯。通过训练学生慢慢将会养成习惯,慢慢习惯变成自然。所以我们要注意所有事情的发生,并且要随时严格执行“小学生日的行为守则”。
三、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好问好习惯
曾经有人说学习过程实际上是思考过程。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信任自己,在出现问题时寻求建议,不要犹豫提出问题,不要轻易解决问题。在考虑我是被老师批评还是被别人嘲笑时,我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学习重思考。如果要学习知识,就必须对知识和学习有强烈的渴望因此班主任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将兴趣作为积极的探索精神,意志的持久品质充分利用所有机会创造条件,使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在课堂上教学。仔细听、大胆说话、逐渐养成习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班主任在课堂上,首先在教科书中记录要点和难点并激发学生学习想极端。然后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知识要求,精心设计的教具,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愿希望和信心同时还能提高他们进一步调查问题的能力{2}。
四、班主任要在行动上成为学生楷模
小学生的习惯是不确定的,行为守则和习惯养成并不仅仅是老师的话通过需要老师的榜样。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不仅可以提出口头要求。并以此成为学生行动的榜样,以身作则成为他们的好榜样。例如,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提前写好课程计划并且整齐且详细,上课时黑板整齐美观,书本围成一圈点和标记的痕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声的示范能够更加带给学生信服感,学生在他们的眼中看到,当然也模仿行动。因此班主任有必要作为维持良好学生学习习惯的榜样{3}。
五、借助同学伙伴互相帮助力量
学生与同学伙伴之间的互动,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内容和技能建立力量和习惯在促进力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看观察和理解同学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发现同学的不良习惯,而且可以及时发现提醒,帮助和挑战学生纠正不良习惯。如果发现同学不做功课认真地做自己想做的,一个同伴向他指出,这比班主任好学生更加能够更容易接受。当学生相互纠正时,适时采取存在的问题和纠正措施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纠正不良习惯,而且可以巩固和改善他们的学习的好习惯{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习习惯在学习时培养和塑造效果最佳,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教育管理观念并继续实施知识和技能教学,则可以在整个数学课上养成习惯。严格的要求和示范与归纳,让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邹霞.浅议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20(22):161-162.
[2]李如振.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途径[J].中学生英语,2019(30):36.
[3]褚亚丽,汪孟连.基于小学低年级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J].科幻画报,2019(01):242+244.
[4]闫凤梅,齐有臣.浅议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J].黑河教育,2017(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