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荣
嵊州市初级中学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初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着重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并且提升其人文素养。而听说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而不可或缺的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在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策略。
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听”“说”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听”是理解技能,“说”是表达技能。两者之间互相联系,紧密配合。明年开始,人机对话成为浙江省绍兴市初中英语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地位的提升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改变了以前只考查听力不关注口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真正达到了听说不分家的和谐统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词汇、阅读上,对听力材料只作简单的信息提取处理。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根据初中英语Go For It教材,对英语听说课中文本的处理、优化整合听说课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现行的初中英语Go For It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三个部分,分别是Section A、Section B和 Self Check。在前两部分中提供了大量内容丰富的听说材料。在结构安排上,每个听力环节和说话环节紧密相连,或为下一环节作铺垫。这种安排是一个以说导听、以听促说的思路,最后达到创造性地表达思想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在听说课教学中,要在正确解读教材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化整为零,把零散的内容结构化,系统化,最后真正达到以说带听,以听促说,让两者达到真正的水乳交融。
根据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理论,结合Go For It教材的特点,我以一节八(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 A(1a-2c)听说课第一课时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听说课整合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七单元Section A 部分。整个单元以“make predictions”开展听、说教学活动,学习助动词will和不定代词(fewer、less)以及there will be这个句式的用法。在已学过be going to表达将来的基础上,通过对未来生活做出各种可能的预测,引出助动词will的用法。联系学生的实际,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获取信息,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用”的教学理念。用will来对将来作出预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不定代词(fewer、less)以及there will be这个句式的用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体现整合理念的听说教学设计的解析
1.听前阶段:对目标句型及核心话题的处理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技能教学参考表”中对听前活动阐述如下:“热身活动、熟悉话题、熟悉相关话语和句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具体任务。”在开始听之前,教师通过讨论机器人的过去和现在,自然地引出对未来机器人的各种预测。很快激活了背景知识和活跃气氛。同时呈现了目标句型“Will …… in the future?”为他们后面的积极参与做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通过谈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机器人话题入手,先复习be going to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呈现will结构。把表示将来时态的新旧结构进行了有效地话题整合,以旧促新。这样处理,让学生接受起来也特别容易和自然。
2.听中阶段:对听力任务的处理
第一个听力材料教师让学生看主题图进行预测,然后分角色进行两人对话。然后把对话中的两个预测划线标注进行预测的确认和印证。(灌输听力的策略,要求学生注意仔细观察图片,猜测听力测试的内容。这样处理,很好地把听力材料和听力策略进行了有机整合,既让学生学到了语言和文化知识,也同时很好地培养了相关的听力技能和策略。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策略的指导非常重要。在听录音前,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信息。另外,在听力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听音模仿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录音,引导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力求语速上也达到原声的要求。这样就巩固了本课的目标语言,也为完成后面的口语任务奠定了基础。把课文录音的目标句子让学生仿读,让学生模仿。
T:Now let’s listen and imitate the tone,then I’ll ask you to read aloud.
S:...
仿音环节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学生都想上台露一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从而提高了口语表达等语言技能。
3.听后阶段:对语言输出的处理
听后阶段是一个语言输出的过程,在此设计了一个笔头的练习。让学生运用目标句型介绍未来的家乡会是怎样?教师这里给出了一个框架让学生在家乡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口三个维度进行半开放地口语操练,通过课本知识和家乡资源的结合,让学生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做到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里让学生对目标语言熟练地进行迁移性的使用。
T:What about our city? What will Shengzhou be like in the future? Please work in groups and make a report.
Eg: Good morning, everyone. I want to talk about the future of Shengzhou. We think there will be …. People will…and kids will…
从口头训练过渡到笔头练习,使整堂课的设计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
三、结语
随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听说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必须重视教材内容,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合理选择资源,灵活整合。教师要善于将听说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通过主题语境下的话题为主线,充分融合信息技术开展听和说结合的听说课堂以及创新处理听力材料,灵活调整听力内容,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听说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听说水平得到提升。从根本上改变原先碎片化、表层化的教学方式,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教师要在平时的一线教学工作中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最终确保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Krashen, S,D.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3.周榕、何广铿。2005.对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现状调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1-4
4.程茜。2017.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报,(1):142-144
5.刘荣“王珏:探索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教育实践和研究》2006年第一期
6.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英语教师》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