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冯阳
[导读] 我国的现代化社会建设快速发展,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冯阳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621000

        摘要:我国的现代化社会建设快速发展,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要在思政修养方面不断探索,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政品质,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迎来了全新的严峻挑战。本文对多元文化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关键的内容之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有必要加强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更进一步探索。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加强对多元文化的研究,根据大学思政教育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发生的变化和受到的影响分析,迎接时代所带来的全新教育任务和新挑战,拓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广阔发展空间。
一、多元文化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分析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多元文化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民族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集中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寄托,任何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都十分珍视,经历漫长的发展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巨大冲击,迎来了严峻的教育挑战。多元文化思潮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强烈的冲击,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高校面临多元文化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民族的自我文化认同以及全球的价值文化认同这两个重要的课题,要从这二者的认同中找到一个平衡的节点,保持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入全球性的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主阵地作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与现代化的行为方式涌入到多元文化的大学校园内,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发生了不同差异的改变。在甄别文化价值的过程中,缺少对多元文化实质与内涵的正确判断,导致大学生中出现了主流文化教育偏失的普遍问题,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倡导和弘扬的公民道德教育与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1]。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
(一)文化和思政教育相结合
        社会发展的主体趋势已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探索和发展,其中具有的隐含教育作用,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改变。因此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融合文化,发挥出文化的先进性和教育性作用,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呈现出思政教育的效果和文化德育的教育效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营造起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将具有独特特色的校园文化构建起来,在此基础之上,落实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起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品质和文化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关注,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与问题,将社会、文化层面等各个方面的焦点聚集在一起,有针对性地深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力的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实现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2]。
(二)加强对网络载体的有效运用
        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元化的载体开始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网络载体开展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当前社会背景下必然的教育趋势。

随着网络媒介的不断发展,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提高对互联网的使用率,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加强对学生对新鲜事物兴趣的研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多元文化,树立起积极科学的价值观念,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加强对网络资源平台的有效运用,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喜好和个性特点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从某种程度上迎合大学生的实际喜好,帮助大学生在网络平台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道德理性,提高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大学的思政教育活动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运用,掌握话语权,树立起高效的权威,发挥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性和指导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思政教育的效果[3]。
(三)运用学生党组织的作用
        学生党组织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关键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将学生党组织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落实最终的思政教育目标。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以生为本的理念,进行更进一步的创新探索,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使学生群体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当代的大学生具有活跃的思想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下,教师要打破原有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学习,构建起适合学生学习的轻松愉悦环境。加强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提高对思政教育课程内容的喜爱和认可,强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学生的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载体,是强化学生思政素养的关键途径,因此要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出学生党支部的指导作用和教育价值,结合当前的大学生特点,对学生党支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贡献党组织的力量,将学生党员的工作、生活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挖掘其创造力和学习主动性,由学生党组织带头发挥模范引导的效果,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综合水平[4]。
(四)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直接决定了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综合效率,教师团队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学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团队中充实力量,选聘积极向上、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工作人员加入到思政教育活动中来,定期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和专业教学能力。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引导思政教师正确的对待学校利益、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加强对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关系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立足于多元文化的视角,掌握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心理状态,制定切实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5]。
结论:综上所述,多元文化视野下,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融入,给当前世界文化的主流发展方向和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全新的改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对多元文化的深入探索,寻找新的教育契机和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加强对先进文化的有效运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培养大学生较强的辨别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正确的看待多元文化,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玉翔.论多元文化视角下加强民办高校“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新西部,2020(09):126-127.
[2]卫娜星.大学文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
[3]闫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205.
[4]杨树隆.探析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4):13-14.
[5]田志伟,王荣.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2017(02):33-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