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幼儿体育活动的探索 ——————不要让幼儿当观众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王林红
[导读] 体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王林红
        温州市龙湾区第十七幼儿园 浙江温州 325024
        摘要:体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因受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加强幼儿的体育活动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从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科学性;讲究方法,增强幼儿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因材施教,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等四方面,对如何加强幼儿的体育活动进行探讨,力求使我们对幼儿体育活动的观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教学的方法有大的改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   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安排幼儿的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而且也是开发幼儿智力的增效剂。 因此,该如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幼儿体育活动的认识
        幼儿体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促进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培养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体育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当前,教师对幼儿体育活动的认识还不够,也存在担心体育活动出安全问题的不正确思想,不愿带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然而教师思想认识的提高,不是靠几次教研活动或学习几本书就可以解决的,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要明白对幼儿除了养护外,更得要的是教育,其中包括体育教育。因此,教师必须摆正体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消除体育活动就是带孩子“玩一玩”的不正确思想,逐步扭转重智轻体育,重室内活动轻户外活动的倾向,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的幼儿体育的目标和要求。
二、合理安排,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科学性
        幼儿体育的目标体系是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是评估幼儿发展的依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制订幼儿体育的目标体系,要重视体育活动“心智”方面目标的同时,更要注重体育活动最主要的目标——幼儿体能的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科学地安排体育活动,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首先,在选择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活动内容和方法都要适合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如大班的体育活动“炸碉堡”,是练习钻、爬等基本动作的活动,适合大班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幼儿在玩时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努力均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就比较高。
        其次,选择活动时要考虑活动量与练习密度的要求。若活动量过小,练习密度不足,幼儿身体各部分得不到充分的活动,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反之,活动量过大,练习密度过高,超过幼儿各部分器官所能承受的负荷,也是不妥当的。体育活动“快乐的小兔子”是集体游戏,既有练习“钻”的动作要求,又有了“跑”的练习,活动量及练习密度适中,全体幼儿在有趣的体育活动中,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均得到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三、讲究方法,增强幼儿体育活动的多样性
        幼儿常常由于一种新活动器具的出现或一个新的游戏情节的增设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欲。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器具是提高幼儿活动兴趣,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来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多样性:
(一)因地制宜
    教师可以利用园内现有的设施,把草坪、鱼池、沙坑、园中树木等编入活动之中,使之成为活动器材的一部分。

如在进行体育综合活动《铁人》时,让幼儿在草坪上可以做匍匐前进,在鱼池边做游戏动作,在沙坑里做跳远活动,将树木装饰成果树进行跳跃类的活动。这样不但节省了教师做教具的时间,还能使幼儿身临其境,增强活动的真实感受。
(二)就地取材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大批体育用具来丰富幼儿的活动器具,如废纸板、旧挂历、纸箱、布等实用的材料制作成纸棒、山洞、拉力器、沙包等活动器具。
        还可把旧汽车轮胎加工成碰碰车,把旧广告横幅加工成“龙”,做“舞龙”活动,把饮料瓶改装做投环、跳跃活动等等。
四、因材施教,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要体育活动中,幼儿只有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除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外,还要考虑幼儿的健康状况、体质、活动能力及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一)注意活动器具的准备
        准备活动器具时,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和运动能力,尽量使每种器具多准备不同型号或难度,供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选择,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使每个幼儿都有锻炼的机会。同时,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和增加难度的方法,使幼儿在每次运动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如玩“冲过封锁钱”的体育活动时,为了使所有的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将原来的宽10米的平等线改为喇叭型的非平行线,提供给幼儿的沙包也有轻有重,让幼儿自己选择合适的位置与沙包进行游戏,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的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注意活动角色的分配
        在活动角色的分配上,要特别注意照顾能力差的,不爱动的幼儿,经常让他们充当活动中的“主角”,以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如一个身材矮小的小朋友,参与向上跳起触物活动时,屡屡失败,他因此不愿参加体育活动,教师在开展“摘果子”活动时,挂上了三个高度不同的“水果”,并鼓励他“你先摘挂得最低的一个,再摘高一点的,再摘更高的。当他摘到“果子”时,大家给他热烈的掌声,让他感到自己的成功,以激发他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五、正确评价幼儿的表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积极评价,不但使幼儿能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而感到满足、感到快乐,激起上进的愿望,同时也会增进我们与儿童之间互相亲近与理解的情感,增强教育的感化力量。但是,我们必须学会使用积极评价的教育艺术:公正合理评价,因人而异,由于孩子受遗传因素、自身因素及年龄特征的影响,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性格、智力等都有不等的差异,所以,对幼儿采取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应有所不同。比如对待在活动中自信十足的幼儿,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们,以免产生骄傲的情绪;而对待在活动中自信不足的幼儿,教师的正确评价就相当重要了,“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勇敢些,老师相信你能行!”鼓励的语言如催化剂,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信心,困难便迎刃而解了。
          在体育活动中,教学任务和目的规定了幼儿应该做的事情和必须达到的结果,而幼儿的需要和态度则决定了幼儿“愿意”做什么事情,体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使两者相互联系,彼此加强,化外在需求为幼儿内在需要。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幽默的话都是幼儿一种巨大的激励、鼓舞,会成为他们战胜自己克服困难的动力。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动机需求,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幼儿也会更自信、积极地投身于各项体育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 郁凤华.浅谈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以中班体育《小鸽子送信》为例[J].才智,2017(31):97.
[2] 宋彩珍,张利芳,梁冠琦.幼儿体育活动兴趣培养策略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8):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