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绍兴市上虞区沥海街道沥东小学 浙江 绍兴312366
摘要: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爱游戏,儿童在游戏中不仅可以发散思维,培养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感知器官。音乐游戏并不是单纯的游戏,它是以游戏为主线,让学生去感受、参与音乐学习,从而在大幅度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基于此,本文在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将音乐游戏巧妙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游戏;策略分析
1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游戏的意义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对于学科的学习动力往往源自对学科的学习兴趣,而音乐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还需要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这就要让学生的个人主观情绪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但是在当前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本中理论知识的传输,忽略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个人认识,学生无法充分领略音乐教学的乐趣,所以也就不会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由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来增强音乐教学的有效性,而游戏本身对于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所以学生会对音乐游戏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就可以利用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中,渗透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从而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缓解课堂紧张的学习气氛,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现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较大,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借助于音乐游戏的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轻松的学习环境,适度调节学生的学习心态,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也有较大的帮助。音乐课堂上引入的游戏教学方式,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最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与其他文化课科目不同的地方就是其本身是具有艺术性的,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知识,学好音乐知识是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果效果好,是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所以,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巧妙应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对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是有效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由此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游戏的策略
2.1歌词创编游戏的应用
在引导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灵活的歌词创编小游戏,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例如在开展《两只小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次音乐活动还有其他的小动物来参加呢?”学生们可能会回答“小狗、小猫、小鸡”等内容。教师就可以再次起初引导学生们进行歌词的创编,例如“那么你们猜这次活动中他们会怎样唱歌呢?”然后教师可以给出示范,比如以两只小狗为基础进行的创作“两只小狗汪汪汪,互相追呀汪汪汪,摆摆尾巴汪汪汪,摇一摇呀汪汪汪”,这样的创编歌词就是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笔者在教学中处处体现音乐教学的理念,常常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关键是养成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能够尊重学生的,凸显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一年级的学生要求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要能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通过多元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和音的高低。这样就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动物的歌唱,这种歌词创编的游戏教学方式主要通过音乐教师的引导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学习过程,在创编歌词的游戏活动中,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这样就能有效落实小学音乐的教学目标。
2.2竞赛类游戏的应用
学生对歌曲的巩固需要不断地进行演唱练习,多进行演唱练习才能准确把握歌曲的音调,在小学的学习阶段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低,不会进行主动的演唱或对相关音乐知识的复习,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复习,但如果用传统式小学音乐教学方式进行点名表演,学生会觉得尴尬不好意思,采取点名表演的形式不能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进来,因此可以进行音乐歌曲接龙游戏帮助练习。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可以采用音乐歌词接龙小游戏来巩固复习。将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歌词接龙比赛,在本堂课开始前小学音乐教师要告诉学生比赛歌曲的范围,在比赛开始前宣布比赛规则。音乐歌词接龙是所接歌词的最后一个调要接上一个人演唱歌词里的最后一个字,不限制音调,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先给大家举个例子如: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歌唱美丽的家乡》中的“河水向东流”就可以接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唱山歌》中的“这边唱来那边和”。在同学们听懂规则后开始比赛,接上一个加1分,最后产生获胜组。进行音乐游戏比赛可以让所有同学参与进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在比赛中还可以让学生对歌曲进行循环记忆,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2.3角色扮演游戏的应用
在音乐课堂中引入角色的扮演也是游戏环节的一个重要部分,可通过动物游戏展开,这是提高学生对动物类歌曲的认识。例如:《龟兔赛跑》的音乐,让没一组同桌的同学扮演乌龟和兔子的形象来表达两种动物的特性,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表达自我认识的乌龟和兔子,再根据音乐的节奏发挥想象,让两位同学合着音乐表达乌龟和兔子的动作形态,在音乐中做游戏,通过游戏学习音乐,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了解乐曲的节奏、速度与力度的变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更加了解乐曲。
2.4趣味性情景游戏的应用
由于小学生对于所感兴趣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所以教师在游戏教学活动当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计和讲解游戏规则,利用多媒体完整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并且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和探究欲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动物说话》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形式来绘画出小动物头像的脸谱,通过制作脸谱来扮演歌曲当中小动物的角色,在角色扮演和交流当中体会歌词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歌曲时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和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美,加强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在课堂开始之前简单地设计趣味性的音乐教学,使学生在游戏过程当中能够迅速投入到课堂练习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素养。教师也可以在游戏活动开始之前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利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素养。教师要通过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游戏,让学生在角色当中更好地表现自我,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丰富学生的思想观念。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所在。而音乐游戏就是促进这一教育目标尽早实现的新型课堂教学策略。因此小学音乐老师也要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文娟.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探究[J].北方音乐,2018(15):178.
[2]周瑶.音乐游戏活跃课堂—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15):207.
[3]张运翔.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实践[J].艺术评鉴,2019(19):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