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康 璐
[导读]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人的阅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康璐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侨城小学  山东淄博:255086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人的阅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有效的三十五分钟课堂中,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所能吸收和获取的知识是相对有限的。若想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课外阅读是首选。特别是在小学阶段,阅读是学生巩固生字、词语,提高理解能力和把握写作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意义,挖掘了当前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探讨了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本文能为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0引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拓展小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提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升阅读教学水平,从而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而对于阅读,无论其形式如何的变化,其地位只会变得更加重要。面对新的形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阅读能力指的是处理文字和接收信息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一个人交流沟通能力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讲,阅读处于启蒙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未来还要面对无数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确保其未来能够更加快速的适应社会并融入其中。
2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在交流方面
        虽然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但在部分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仍处于单向或被动的层次,即便有限的交流也只是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举手回答来实现。因此,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更多的是教师同一位或几位学生之间浅尝辄止的交流,而在有限的一问一答的过程中,进行比较深入思考的可能只有那个被提问的同学,而其他同学只是被动的听着答案,既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无法和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师生交流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个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2.2在教学方面
        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实践活动有限、合作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等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放任。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只负责提问,至于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细节则较少关注;二是课堂氛围不够活跃。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但事实并非如此,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松散,与其说是小组讨论,还不如说是小学生在自言自语,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果更无从体现。
2.3在学生习惯方面
        在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和成绩,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关注较少。

在教学实践中,听、说、读、写作为四大基本能力本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但事实上,教师则更多关注的是写,对于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则缺乏得多,也直接导致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连接不畅,学生不知如何阅读、如何积累,更会在写作中表现为素材匮乏,言之无物,长此以往,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必然会逐渐丧失。
3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3.1制定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是成功的动力,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失去发展的方向。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同样如此,只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会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有的放矢,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说,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确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比如,教师在讲授《赵州桥》一文时,应该结合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具体步骤为以下几点,一是安排学生自学和互相交流,找出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结合课文理解关键词语;二是组织学生有感情朗读,同时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文中描述的画面;三是运用特写描绘法,着重讲解赵州桥的独特设计,精美雕刻,体会作者对赵州桥的喜爱之情,对传统建筑的赞美之意。
3.2精选教学内容
        毫无疑问,教学内容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础和依据,也就是说,只有精选教学内容,才能够确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所谓精选,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一是必须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必须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要;三是符合培养小学生健康情感的需要;四是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开发;五是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搭建。简单理解,精选教学内容必须具备综合性和兼容性,必须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的要求,必须是正能量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才是精选内容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使精选的内容具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燕子》《火烧云》《我们奇妙的世界》等,都称得上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精选之作。
3.3 重视阅读素材的积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讲,只有对文章产生了兴趣,才可能在阅读中更有积极性,才会记录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甚至于背诵下来,并在写作中学以致用,将其变成自己作品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掌握文章主要内容,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回顾,讲述自己阅读后的体会和收获;二是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将阅读过程中认为精美或关键的词句标记出来,若使小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阅读习惯,未来必将受益匪浅;三是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模仿中一步步内化为自己阅读与写作的一部分。阅读是提取,是感悟,是吸收,而真正鉴别阅读能力的提升,要看是否可以内化成为自己写作的一部分,并可以自由创造性的表达。
3.4重视阅读评价,确保阅读的有效性
        实践表明,科学客观的阅读评价对于阅读效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客观准确的评价会极大的提升其阅读的信心和阅读的积极性;另外,教师的阅读评价必须充分考虑每个学生阅读特点的差异性,体现出教师对小学生的重视,使其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阅读,从而提升其阅读兴趣和阅读有效性。
4结语
        综合上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有效性作为评价教学活动发展效果的重要因素,应该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永远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有效性教学的界定,充分认识到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阅读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其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镇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课外语文,2018,3
[2]周毅.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5
[3]李丽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4
[4]包金玉.微探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J].都市家教,2017,4
[5]温泽成.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