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
东营市技师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体现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一体化,需要语文教师利用阅读教材,阅读经典文章,组织开展活动,凭借网络,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帮助学生运用他们在阅读中积累到的素材,训练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一体化;探究
引言
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是提高技师学院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本基础,写作是对阅读成果的检验。说到底,阅读就是为写作而服务,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关系,阅读是写作基础,写作促进阅读。因为阅读就是在为写作积累素材,写作在反映阅读积累的素材结果。所以,在技师学院的语文教学中,需要体现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一体化,才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对写作素材进行更多的积累。
1.利用阅读教材,积累写作素材
有许多学生面对作文,常常会出现“下笔无言”之状。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他们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不够,也不懂得怎样进行文章阅读的原因所致。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学生阅读量达到近200万字的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还相差甚远。学生阅读量不达标,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些学生根本不喜欢阅读,是主要的主观原因。没有时间进行更多的阅读,这是主要的客观原因。学生从上学起,就在应试教育的学习压力下,被挤占了太多的阅读时间。为了弥补学生的阅读缺失,这就需要技师院校的语文教师,利用好阅读教材,并牢牢抓住教材,督促学生进行认真阅读,用以帮助学生进行写作。语文课堂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场合。不能否认,但凡入选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或名著,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也都是小有建树的科学家、史学家或文学家所著的文章,像选自孔子、李白、杜甫和鲁迅等所写的文章,都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文章。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引导,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必要时,要引导学生对教材文章进行分类,按照理想与现实、气节与节操、美德与品格、爱国与人生等类目进行归纳,并进行认真阅读。当遇到写作同类主题的作文时,就可以从中寻找能够触发写作灵感的素材。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的文章时,切忌细化讲解,要将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阅读性,由学生自己在自主阅读中进行深度阅读思考,找寻他们自己需要的写作素材。因为技师院校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他们能够通过对教材文章的阅读,很好联系现实生活实际,选择自己需要积累的内容。
2.阅读经典文章,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在反映学生的见识,也在反映学生对社会现实与人生的感悟能力。一篇较好的作文,都有其不同凡响之处,这种反响之处,是学生见识的体现,是学生在平时日积月累的阅读中,对阅读成果的体现。阅读与写作就像一对“孪生”,进行彼此消长,阅读的多,作文就会写的好,反之亦然。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阅读是基础,写作是结晶。如果学生能够更多阅读经典文章,则更能给写作注入较多活力。不管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还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文章,其间不乏经典之作,它们都在凝聚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学生想要从阅读中,积累更多和更好的写作素材,就需要阅读更多的经典之作,用以帮助自己提高作文水平,形成语文学习综合素养。
比如,学生在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这样的经典之作时,就能发现其中含有像白璧微瑕、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布衣之交和完璧归赵等这样的成语内容,这就是一种好词语的积累,如果学生在读《劝学》的时候,只要用心,就能积累到诸多的佳句,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或“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等,像这样的经典文章,假使能够做到多读或精读,再学会必要的积累,就会促使学生的写作脑洞大开,展开宽阔的写作思路,还能做到“引经据典”,增添作文不同凡响的亮点,开启写漂亮作文的序幕。
3.组织开展活动,引发阅读写作兴致
促使学生进行更多阅读,同样需要一定外力的作用,尤其对那些有惰性阅读习惯的学生,更需有一定外力的推动。语文教师要善于为学生阅读搭建一些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平台,让学生借助这样的平台,对他们在阅读中获得的心得或体会以及经验,得到及时的互通交流,像举行班级阅读辩论会,创办班级阅读园地,创建班级阅读黑板报或创办校刊等,为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平台或载体,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刊物,并积极鼓励那些写作较好的学生,向一些报刊杂志进行尝试性投稿,激励学生进行写作才能的表现。为了促进共同提高,语文教师也不要忽视那些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除对他们进行更多的阅读与写作的鼓励以外,还要给予伸手帮助,指导他们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针对他们所写作文,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地批阅,指出写作优点,提出写作缺点,并耐心辅导改正写作缺点的方法,用以助力他们提高写作自信。技师院校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多相对灵活学习的时间,如果条件允许,语文教师还要将阅读与写作训练、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带领学生深入到学校周边的工厂或田间地头,进行实地采风,并依靠采风实践活动,触发学生写作灵感,要求学生根据采风实践,写作一篇作文。但对这种作文,语文教师不要规制条条框框,由学生自己根据他们的灵感,随意而发而写,训练学生将他们在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应用到具体的作文当中,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一体化。
4.凭借网络,更多积累写作素材
不得不说,网络的发达,同样为技师院校学生提供了阅读便利。过去,学生想要阅读,需要跑去书店购买图书或到图书馆进行阅读,既增加了阅读成本,又浪费了一定的阅读时间。自从网络发达以后,学生就可以借助学校阅览室、家用电脑或智能手机,搜寻查阅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同时,它不受阅读时空限制,可以进行随时随地阅读。对于阅读内容,应有尽有,不论是经典名著,还是一些领域大家所写的文章,亦或是时政内容,学生都能从网上随意搜寻得到。这样,语文教师就可以正确引导学生,要学会利用网络的便利,到网上更多阅读一些经典文章,用以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语文教师的引导,要尽可能体现针对性。因为在网络当中,有诸多有关阅读的网站,学生想要通过网络进行阅读,就要到像“中华图书网”或“中国电子图书网”等这样的网站,去搜寻阅读内容。因为这些网站,既具有海量的阅读资源,又能确保图书阅读内容的全面或清晰。不仅如此,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更多记写网络阅读笔记。这是因为网络阅读不同纸质阅读,缺乏记载性,要求学生将阅读中获得的所得,记录下来,并给予经常的温习,用以帮助自己的写作。
结束语
实现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一体化,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明白阅读就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就是阅读的结晶之理。没有更好的阅读,就没有更好的写作,它们之间彼此消长,相辅相成。语文教师的教学,同样要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一体化施教,以提高学生阅读促进学生写作。
参考文献
[1]范艳梅.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一体化策略探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8):41-42.
[2]左炜.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6):37-39.
[3]冯林德.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