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学
东营市技师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在我国中职数学科目中有着非常多的抽象性的概念与定义,并且每一单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必定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严重的打击。目前在我国不少中职数学教师喜欢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得到培养。
关键词:探究性;思考;中职数学
引言
目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是我国课程革新工作所大力推行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理念仍旧广泛存在于在我国中职的数学教学中。调查显示,高中的学生对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的积极性是随着时间而逐渐降低的,甚至有很多学生都开始讨厌起这种学习方式,而另一项调查发现差不多有55%学生表示他们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是偶尔使用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我国中职的数学课堂中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1]。
1 目前在我国中职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的困惑
1.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两者不兼容
高考对于我国中职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件重要的事,而考试成绩则成了家长、学校与学生的关注重点,因此我国的中职学校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与普通高中一样,制定了“周周测”与“月月考”等一系列的学习与练习计划,将学生在学校中的时间几乎用尽[2]了。如果只看表面现象这种高强度、机械化的学习方式似乎真的让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量的必考知识,并且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不错的结果,但是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高压机械化学习方式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学生在日复一日的考试训练中不仅失去了欣赏数学魅力的能力,还失去了探究数学创造力的兴趣。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时候通过欣赏数学的魅力而逐渐提升兴趣,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无论让学生选择何种优秀的课题进行探究都无法直接迅速地让他们在短期内得到优秀的考试成绩。
1.2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注重探究的过程与教学时间产生冲突
探究性学习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它十分注重学生在探究课题时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较为漫长的,而我国中职的课堂教学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预定好的教学目标,因此两者之间就形成了无法调和的冲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革新工作的推进,中职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增加了很多,但是他们的学习时间并未就此增长,导致中职的学生的学习负担变得更加沉重。一般情况下,中职的一节课的时间是四十分钟,在这四十分钟内有着规定好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为了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甚至没有自己翻看课本的时间,更不用说让他们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了。除此之外,频繁的考试与班级成绩评比更是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带领学生的复习中,致使他们连学生的课间与自习课都要侵占,哪里还有更多的时间来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3]。
1.3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
我国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多进行合作交流,同时还倡导学生多进行合作学习,而中职的数学学习则更多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因为考试中的所有题目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有研究显示数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有问题研究和问题探索两个环节,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的进行思考而不是未经思考就去和他们进行交流[4]。但是,在中职的数学教学中实际应用探究性学习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在自主思考不充分的时候就开始与他人进行交流,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这样致使探究性学习方式仅仅只停留在表层和表面。
2 探究性学习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策略阐述
2.1转变教学观念
只有在学生深刻理解其含义之后,他们才会热情地从事独立活动或探究性学习,这将有助于快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必须实施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育设计,以营造独立发展和探索性学习的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增强课堂体验和参与感。此外,教师在重视数学理论新知识的教育时,也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可以充分有效地调动其数学学习的自主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例如,学生学习 “椭圆的标准方程式”,教师首先可以引导与学生一起推导得出焦点在x轴上的标准方程式,根据分析步骤引导学生独立地推导得出焦点在y轴上的标准方程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推导,许多学生将发现他们只需要交换x和y和长短轴的位置即可得到在焦点在不同坐标轴的标准方程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增强对获取新的数学知识的获得感,也对坐标系和方程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学生学习双曲方程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椭圆方程的旧知识,导出双曲方程,以便学生可以在本节中独立获得新知识[5]。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并获得出色的教学效果。
2.2注重习惯培养
当教师将探索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时,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上课时过度地干预学生,这使得教师更加依赖于教师的指导。这样做学生不能形成自主意识。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绝不直接告诉学生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而应该让学生自主有序地探索数学问题,以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例如,当教师讲授实体几何中的立方体截面知识时,学生可以使用橡皮和其他物体观察截面的产生。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他们的观察经验并讨论他们的观点。然后教师问:“怎么切出等边三角形?” “所选截点和正方体棱是什么关系?”可以提出诸如“如何截出正六边形”,“正方体截面有多少种”之类的问题[6]。借助这些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操作和分析,并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找到答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技能。
2.3完善知识结构
在教师教授中职数学时,应指导学生融合新知识和旧知识,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和相对关系,并促使他们正确地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例如,在平面几何知识中,角的概念是两条从同一点射出线段的图型,属于静止和二维的范畴。在实体几何中,该概念将是线和面之间的角度,不同面上直线之间的角,这属于动态和立体范畴[7]。教师通过这样的思维指导,让学生的平面与立体知识结构逐渐完善。教师在解疑时,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推导,并穿插设问,让学生能够体悟到解题的乐趣,进而促使学生更加热情和积极地投入到探索学习中[8]。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中职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探究性学习可以很好地使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发挥出来,使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提升。但是探究性学习在我国现在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时候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数学教师们需要及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及时处理好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跃进,牛伟强.试论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基于《数学通报》的统计分析[J],教学月刊:教学参考,2011(5).
[2]董奇.新课程改革的众说纷纭与理性思考——基于上海学生PISA测试结果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5(7).
[3]潘洪建,仇丽君,朱殿庆.大班额学习现状、问题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1).
[4]麻学军.关于提高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措施[J].学周刊,2019(24):12.
[5]杨杰.对新时期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福建茶叶,2019,41(06):193.
[6]赵长伟.浅谈职业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34.
[7]周悦.提高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措施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123.
[8]孙晓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