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曾 斌
[导读]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
        曾斌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中学 江西省 宜春市 上高县 336409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初中数学就是以后所有理科学习的基础,所以学好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在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差。很多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也不高,增加了数学教学的难度。本文重点分析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的方案,帮助初中数学教师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课堂上就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引言
        初中数学的学习是所有理科学习的基础,且在初中学习中是一个重点难点。很多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有很大的困难和困惑,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率不高,且学生在学习时没有足够的兴趣,从小没有培养起逻辑思维。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效率低,导致学生数学学习面临很大难题和困惑,在课堂上又没有时间进行理解和思考,课下采取题海战术又有很多作业,学生为了做题而做题,然而却缺少做题方法和逻辑思维,导致最后成绩不理想,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1]。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1课堂教学方式落后
        虽然目前实施教育改革,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采取了很多创新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但是,大多数教师只是在公开课上创新教学方式,在实际讲课过程中仍然是以满堂灌的方式来进行讲授,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去计较思考和消化,很多知识没有在头脑中没有成型,也没有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就进行习题训练,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十分不利。
1.2课堂教学没有针对性,重点不突出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高度的学生采取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将会导致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而成绩好的学生,由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进度较慢,知识较基础,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讲授方式。
1.3数学课枯燥,学生缺乏兴趣
        初中数学比较重视其理论基础,很多东西都比较抽象,课堂上没有体现学生为主体,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以理解并丧失兴趣。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多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创新讲授方式,如小组讨论、小组活动等,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4搞题海战术,学生无正确的学习方式
        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的压力,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搞题海战术,在课下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学生没有时间去复习和思考,知识还没有消化就进行习题练习。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是为了单纯的做题而做题,不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且学生基础不同,题海战术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效果不明显。
2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2.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的前提。亲其师而信其道,正是由于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更多的汲取知识,保证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而教师对于学生的批评教育和提醒更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会导致学生不听讲,甚至不听劝告,最终影响课堂教学。
        要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就需要在课堂、课中和课前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交流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和亲近老师,同时也可以在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给学生引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大的进步[3]。


2.2备课要以人为本
        在备课时,教师要以教材为参考,同时更应当结合自己班学生的实际特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都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应当以教材为参考,明确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同时还要“备学生”,明确自己学生的学情、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上完课后,能够明白在数学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达成教学目的。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明白教学不只是给一个人讲,而是要给一个班的学生讲,不能只照顾到少部分人,应当照顾到大部分的中间层次学生。可以出一些适当的拔高题,给基础好的同学进行练习,同时利用课下时间也要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补习和练习,帮助他们尽快跟上教学进度。因此教学要讲以教材为基础,关注学生学情。
2.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初中数学教学很多知识都是抽象的,难于理解,且对思维量要求很大,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觉得十分枯燥,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极力打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打破原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做到精力集中,抓住学生的关注点,保证学生们在课堂中有张有弛,松弛有度。
2.4采取适当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一门课,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动手制作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讨论的过程中迸发思想的火花,提高学习兴趣。
2.5创造情景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其中有很多知识难以理解,无法想象,这就需要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6利用实物进行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等,可以拿教具等实物,让学生理解其内涵和意义。这样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克服思维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最短距离问题“蚂蚁怎样走最近” 时,教师可以拿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教具,让学生大胆猜测再变动教具,让学生对猜测和实际进行区别,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从抽象到具体的学习,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学习轻松而愉快,帮助学生形成几何逻辑思维。
2.7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数学课堂经常会涉及到概念、定义等等诸多知识,它们的产生和形成十分复杂,如果教师边写边讲,会耽误很长的时间,且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不容易理解整个过程,因此充分的利用电教手段。把图片、概念等等在屏幕上进行展示,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够帮助学生一目了然,目标清晰的进行学习。如在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时,可以在课件上给出学生图形让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增减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在讲解动图、动点问题时,可以采用相关的数学软件。对于图形的变换进行一个具体的展示,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空间立体思维,比如要讲解圆锥和圆柱时,可以展示一个运动的图形,将矩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旋转展示出来,最终形成圆柱和圆锥,利用软件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整个过程。
2.8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利用数学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房屋建成三角形是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车轮制成圆形,是利用了圆形的旋转不变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就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更加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利用多种电教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同时也应该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焦厚杰.怎样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4):98.
[2]游彩凤.能力与效率合二为一——如何提高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效率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33.
[3]朱叶.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J].考试周刊,2020(22):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