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比高矮》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王 伦
[导读]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比多少、比长短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也为以后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王伦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比多少、比长短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也为以后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经历的是对实际量的比较活动,从中可获得直观、具体数学活动经验。比高矮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学生难在比高矮的方法。对于做一做与练一练的某些习题,不能只靠直观得出答案,需要借助想像、思维和推理,有的用直观教具加以演示才能得出结论。
二、【学情分析】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入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课堂上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三、教学目标:
        课标中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的魅力。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预设为:
1.知识目标: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较高矮的方法建立比较的意识,能对事物进行高矮的比较。
2.能力目标:掌握比较高矮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想像、推理能力与表达与倾听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比较高矮的一般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比较的方法。
五、【教学设想】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六、【教学流程】
一、感知高矮的关系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上课了,可老师黑板上还没有擦干净,哪位小朋友愿意帮老师把黑板擦干净呀?
    2、学生把下边的擦干净了,怎么也擦不到上边的黑板。这时,老师轻松地把上边黑板擦干净了。
    师: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擦到上边的黑板,而为什么老师能擦到呢?
(因为老师高一些,小朋友矮一些)
    板书课题:高矮
    对,老师和新新比,老师比新新高,新新比老师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高矮。(板书:比高矮)请跟老师读。
二、引导学生体验探究
        1、体会高矮关系的相对性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新新同学是高还是矮呢?
   (学生会说出三种答案)
    师:有的同学认为她高,也有的同学认为她矮,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她不高也不矮。她到底是高还是矮呢?怎样才能知道?(激起学生比较的欲望)
    生:老师,请一位同学上去比。


    师:可以呀,那谁上来呢?
(通过找两名一高一矮的同学上台比较,同时让学生用(  )比(  )高 (  )比(  )矮句式表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领悟比较的方法,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让学生明白,高矮是相对而言的。)
        2、体会高矮关系的传递性
        利用学生会比较两人的高矮,趁热打铁,让学生比较三个人以上的高矮。会给其排队。通过排队让学生明白了高矮关系的传递性。
        3、体验比较的方法。
    刚才小朋友们一眼就看出来老师比新新高,现在,你想跟小伙伴们比比高矮吗?好,请听清楚要求:想想你要和小组内哪个同学比?你想跟他怎么比?比好之后,快速回位坐好!开始!
(1)学生活动,探讨比较方法。
(2)学生汇报,展示不同方法。
    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和身边的小朋友比高矮的?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出来演示给大家看好吗?
    学生每汇报一种,教师及时加以正确指导。
(3)游戏。
    下面,咱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谁长得高些?
    其中一个站在小凳子上,看看,到底谁长得高些?
    其中一个踮起脚。请你再看看是谁高?
    他们比身高的方法对吗?那你们说正确的应该怎么比?可以有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年纪小,语言滞后于思维,组织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高矮的比较,既发挥了孩子的想像力,又训练了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4、小结
    看来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较时必须要注意:一是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办法比,也可以用面对面的办法比;三是用做记号的办法时,人还要贴着墙壁。现在你们会比身高了吗?
三、活动巩固。
   我请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排排队。谁愿意来给他们排队?
   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谁最高?谁最矮?谁第二高?(老师加入)现在他还是最高的吗?你能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小朋友吗?
小结: 小朋友们合作得很好,队伍排得很整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排队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四、拓展练习.
        1、小动物们看见小朋友这么热闹,它们也想来比高矮,
完成书后习题
        2、人可以比高矮,小动物可以比高矮,我们身边的物体也可以比高矮。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比一比谁摆的高?
(学生小组活动,活动完,汇报比的情况)
五、课堂总结。
    今天上课高兴吗?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外活动
    用今天学习的比高矮的办法和自己的家长或认识的小朋友比比高矮。现在我们还能不能说老师高?怎样说才最恰当?
    生:老师比我高。
    生:我比老师矮
    生:老师比同学们都高。
这节课你们表现的真好,下课。
七、【案例分析】
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八、【评价设计】
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了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自由选择比较方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让学生通过参与比较活动,在情境中学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