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石 莹
[导读] 随着经济的进步,国家之间的硬核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石莹
        淄川区杨寨中心小学 山东 淄博 255185
        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国家之间的硬核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能促使国家在竞争中胜出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教育水平。通过教育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以增加国家的竞争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但是也较为抽象,很多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足,导致数学基础较差,本文就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希望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兴趣缺失;原因;解决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数学学科的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唯有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更好地迎合数学教育事业的未来趋势。然而从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分析,学生兴趣缺失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倘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那今后的教学工作很可能会变得举步维艰。所以,作为现代化小学教学的一线工作者,应当深入分析引发此类现象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主要原因
1.1.教学方法毫无亮点
  在现代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再加以有效运用,如此方能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让广大学生都能对学习知识抱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据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显示,教师沿用单一教学方法的情况仍旧比比皆是。尽管有些一线教师尝试对此做出改变,但却尚未掌握正确的运用方法,比如提问教学方法,它的目的就是让教师挑选合适时机进行随机提问,而部分教师却是整堂课从头问到尾,而且提问的问题还不够深刻,一来没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二来也没起到缓解课堂氛围,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作用。像此类毫无亮点的教学方法,会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觉得学习数学知识太过枯燥乏味,这种认知一旦形成,再想去改变就没那么容易了。
1.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首先我们得意识到,数学学科本就与其他学科不太一样,大部分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当无法收获学习产生的乐趣时,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也提不上来;其次,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只要遇到问题,要么直接请教老师,要么自己上网查询,长此以往,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渐消退,更别谈学习兴趣的提高;最后,在学习目标上有一定偏差。本文就以小学数学学习的学习为例,之所以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服务于日常生活,能够做到学以致用。然而据有关资料显示,现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要在考场上拿到高分,这类功利性过重的学习影响下,学生学起来没有动力、失去了生机,从而极易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恶性循环,时间一长,学生就越来越不喜欢学习,甚至产生抵抗情绪。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解决策略
2.1.创设问题情景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良好问题情景的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极为有利,随着时间的积累,必能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终目标。但创设问题情景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应当以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作为基础,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科学习的价值,才能使兴趣培养效果得以显著提升。

举个例子,教师在讲解到“三角形的认识”这个章节内容的时候,需尝试设计如下几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东西有没有呈三角形的?可举手回答”“在观察这些三角形物品后,有没有发现它们的特性,哪位同学可以来为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呢?”,同时把钢丝线分发给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尝试自己绕出一个三角形,几分钟后再次询问:“看看手中自己绕出的三角形,是否有看出它的特点?”若是还没达到教学效果,就进行临时分组让他们自由讨论,明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内角和等于180°等,要是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观察到并回答了出来,就可以开展下一步教学了。相信学生在回答完上述几个问题以后,就会明白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并感知到逻辑思维带来的乐趣等,最后自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效果。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知识以动态形式展现出来,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怎样去使用。举个例子,在讲解到“轴对称图形”这个章节内容的时候,如果只凭教师用口头语言去描述,那肯定有很多学生听到一半觉得无聊就不愿意听了。这个时候应尝试运用多媒体来展示面具和剪纸这类物品,并演示不同角度对折后的效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进行观察和了解,从而自主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性。再比如“相遇问题”这个章节的内容,对相向而行概念的理解,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做起题来根本想象不出对应的场景。此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同样可以收获良性效应。如此往复循环,学生就会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也不会轻易混淆,解题效率、准确性自然也能提上来。
2.3.通过思维导图提高数学学科质量
思维导图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一种教学工具,它将知识重点内容浓缩为一个框架性结构并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这种教学工具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具体来看,思维导图就是通过确定一个中心知识点,然后再根据这个中心找到于其相关联的知识点,像大树一样,由主干到树枝再到树叶般的连接起来,这些知识点之间也像蜘蛛网一样紧密联系。思维导图,从字面意思来看,就可以理解为这是引导思维的图。思维导图也确实是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它还具有发散性等特点,让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通过一个例子来看:在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统计图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直接讲解可能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但是如果利用思维导图,通过把统计图中的每一个要素相连接在一起,这样学生就能加快对这一知识的理解。这些应用的前提都必须是小学教师已经掌握了这些教学工具应用,所以教师必须时刻学习,保证任何时候都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促进知识的传递和开拓学生的思维。
2.4.通过构建角色体验式学习模式提高数学学科质量
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具体应用中就是将学生作为角色,通过体验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侧重点不再是课前课中课后学习,而是体验。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会有很多的公式定理需要教学生,这个时候利用角色体验教学模式,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这些公式定理对应的习题,让学生先思考和试着解题,并感受领悟其中的规律。相比较教师直接给学生公式,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总结规律,开拓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切身体会知识的魅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总结
数学能够在培养学生对于数字、图形等的理解与应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对于数学问题深入探讨的兴趣。但在当下数学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对于兴趣培养不足、学生缺少学习动力的现象。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 蔡志远.??才智.?2017(35)
[2]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 许建.??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
[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 马幼明.??读写算.?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