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 湖南省 长沙市 410000
摘要:每个人的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而心理健康在三个因素中占核心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的人,必将影响生理健康,更不可能获得社会健康。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能力
中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以中学生的健康、尤其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前提的。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忽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甚者,把学生中存在的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承受力差等问题归纳为思想品质问题,从而出现认识误区。实质上这些都是因为认识偏颇、情绪激动、意志薄弱、内心矛盾而产生的苦恼困惑,或受到刺激、挫折而引起的心理失衡所致。当前许多中学生身上已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心理缺陷,尤其是所谓的高智能学生身上的自私、虚荣、狂妄、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嫉妒心强等现象,甚至发生遭挫折、失败就表现失常或自杀等问题,都足已使中学教师在忧心忡忡的同时好好反思,如果待真正发展到精神分裂以至自杀犯罪时,才矫正与治疗那就为时过晚了。因此,我们的中学教师必须从提高素质教育及民族整体素质的高度出发,切实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加强中学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努力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提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
现在中学新编教材注重以人为本,开设了心理知识内容,注重心理品质,以促进心理健康化,还应以“三化”为出发点,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以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或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
1、趣味化。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把握热点、不良心理理反应等问题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心境下,打开心扉,注重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培养。如讲意志时,针对学生“计划订起来生动,读起来感动,过了三天不动”的现象,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适合个人特点及实际,做到有始有终,磨炼自己的意志。
2、行为化。中学教师应强调行为作业,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说过:“大胆去做你所怕做的事情,并力争得到一个成功的记录。”因此,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耐挫力差等问题,讨论如何对待挫折时,除对各种心理情况作出种种对策,让学生走出自我的“怪圈”,找到自我外,还要求必须付诸行动,让实践时时考验自己能否经得起挫折,能做几回还是最终胜利者。
3、差异化。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分层指导。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指导学生制订自我心理修养计划,分步实施,并定期进行自我对照检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从而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
二、实行心理健康实践制度化,培养中学生的适应能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并形成制度化,使学生在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主动投入,积极参与,从而感受时代的脉博,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1.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心理学家断言,一生中从未发生过心理障碍的人是绝对没有的,只不过轻重有别,程度不同而己,因此,中学教师有必要组织开展团队活动、兴趣小组、知识竞赛、文艺联欢、读书报告会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文学写作、美术、书法、棋类、集邮舞蹈等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在体会学习乐趣的同时,使学生学会既善于评价自己,又善于评价他人,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组织开展社会实践。一个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的人,?是经受不住挫折失败的,更难经受住诱感或压力,以后也就难立足于社会。因此,进行实践活动,说到底就是要提高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以及耐挫折能力,接受磨炼教育。中学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旅游参观、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增强合作意识;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开阔心境,理解别人,并进行情绪上的自我疏导,进行注意力转移,以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而导致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从而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善于交往、乐于奉献、具有较强的反省能力;能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有一定的忍耐力;能勇于负责、独立思考、不盲目冲动。
三、实行心理健康咨询经常化,增强中学生的调适能力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的过程。因此,中学教师必须从建立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咨询着手,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达到自我调适的目的。
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心理档案-般可分为这样几项:?家庭成员情况个人简历(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思想行为、埃病史等)个性心理(性格)、特长、智力测试及分析、非智力国素利试及分析心理容询记录等,建立心理档案便于教师从内到外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做到有的放矢,易于开展心理工作。
2.把握心理咨询的原则。一是保密性原则。?中学教师必须对学生讲诉的内容保守秘密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这样方可对来访学生消除重重顾虑,不辜负学生的信任。二是交友性原则。教师应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才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真诚、热情,没有顾忌,解决心理困惑。三是教育性原则。教师除应启发学生认识自我,找寻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外,还必须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排除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3、针对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给咨询对象以启发与教育的过程,即教师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疑惧,使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情感渲泄和净化的同时,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些具有自私、自悲嫉妒、孤独等心理的学生,大多是在感到不受人们欢迎时,才丧失自信心,表现出心理缺陷的。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如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根据学生的实际,当面畅开心扉,摆问题,谈认识,以求得老师的疏导,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心理调运;另一种是进行间接咨询,如电话咨询、信件咨询、手机短信咨询、电子邮件咨询等,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不显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以避免尴尬情境,?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心理卫生橱窗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去中辛勤耕耘、播种、采摘,并长期坚持、系统规划、总结经验,才能真正成为心理教育领域的拓荒者。
参考文献:
[1]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陈丁和,陈洁.校园心理.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