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表达方式的汉日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王鑫鑫
[导读] 在社会生活中,面对别人的请求、邀请时如若不想执行或无法执行的情况下就需要拒绝对方
        王鑫鑫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在社会生活中,面对别人的请求、邀请时如若不想执行或无法执行的情况下就需要拒绝对方,因此拒绝表达方式是人际交往中不容忽视的一环。本文以中日两国的电视剧作品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中面对请求、邀请时的拒绝表达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将其分为直接拒绝、间接拒绝以及直接拒绝与间接拒绝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探究中日拒绝表达方式的异同。同时总结出汉语及日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拒绝表达方式,以期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启迪。
关键词:拒绝表达方式;汉日对比;异同
一、先行研究及本文观点
        Brown和Levinson(1987)提出的“面子保全理论”指出有些言语行为在本质上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被称为“威胁面子行为”。拒绝表达方式即是一种极易威胁交际双方面子的言语行为。森山卓郎(1990)将日语中的拒绝表达分为直接拒绝、编造理由、拖延和回避四种类型。王玲、王在琦(2006)对森山卓郎有关日语的拒绝表达进行了论述,并从民族性、儒家文化影响等方面阐述了日语拒绝表达方式形成的文化背景。刘莹(2012)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从性别、社会距离和社会地位三个角度,对间接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分析。程晓萍(2014)以森山卓郎关于拒绝的策略为基础,论述了在不同场合下中日拒绝表达方式的异同,并阐明其产生异同的原因。
        从以上来看,至今对于中日拒绝表达方式的研究多为直接与间接两方面,笔者通过对电视剧中收集的语言素材进行整理分析,认为还存在直接拒绝与间接拒绝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本文基于前人研究,以中日电视剧为调查对象,进一步分析中日拒绝表达方式的异同。
二、分析方法
        电视剧台词主要由口头语言构成,相对于文学作品得到的例文更接近实际会话,其次为确保语言素材的真实可靠,本文选取的电视剧均为现实生活类题材。以下为选取的中日电视剧各3部:《微微一笑很倾城》《欢乐颂》《二十不惑》;『好きな人がいること』『グランメゾン東京』『過保護のカホコ』
三、中日拒绝表达方式的相同点
        本文以森山卓郎(1990)关于拒绝的策略为基础,结合例子进行分析,将拒绝表达方式进行了具体分类。
(一)直接拒绝
        直接拒绝即使用具有否定意义的词句直截了当地拒绝对方。例如:嫌、駄目、できない;不行,不要等。
        A:可不可以给我几分钟的时间,我想向您解释一下那天的事情。
        B:解释的话呢,就免了吧。《二十不惑》
        
        A:お願いだから、これ以上かかわらないでもらえますか?
        B:嫌です。 『過保護のカホコ』
(二)间接拒绝
        间接拒绝即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委婉拒绝对方,从而将被拒绝者的面子损害降到最低。本文将间接拒绝的表达方式总结如下:
1.解释型
        解释型即向对方陈述理由,表明自己的不便之处,从而委婉的拒绝对方。一般来说,通常采用“(道歉)+理由”的形式。
        A:晚上一起吃饭吧。
        B:我跟室友约好一起吃的。 《微微一笑很倾城》
        
        A:一緒に花火大会行かない?
        B:ごめん、この日、学校の実技試験だよ。『好きな人がいること』
2.建议型
        建议型即先委婉表明拒绝的态度,再向对方提供其他替代的方法或建议,以免对方感到尴尬或没面子。
        A: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的公司?
B:李总,真的蛮吸引我的,但是我现在对我们这个作品也很有感情,不如这样,等我们这个游戏上市了,
我再过去也说得过去。《微微一笑很倾城》
        
        A:みんなで写真撮ろう、写真なっ!
        B:糸がまだ来てないし。みんなそろってからにすれば。 『過保護のカホコ』
3.回避型
        回避型即对于对方发出的请求或邀请不采取直接拒绝的方式,而是通过转移话题、沉默不语等方式避免正面做出危害对方面子的行为。


        A:如果我们赢了,我能请你吃夜宵吗?
        B:那你们会输吗?  《微微一笑很倾城》
        
        A:今度二人の新居遊びに行かない?
        B:枫さあ、いつボストンに戻るの?留学終わったわけじゃないでしょ。 『好きな人がいること』
4.省略型
        省略型即对于对方的请求或邀请不予明确的回复,通常采用吞吞吐吐的方式,表达出难以满足对方的意愿而达到拒绝的目的。
        A:我们希望你们能来我们公司共同完成这个作品,我们会另行付给你们高薪。
        B:这......    《微微一笑很倾城》
        
        A:美咲、一緒にやらない?
        B:でも...   『好きな人がいること』
(三)直接拒绝与间接拒绝相结合
        通过对收集到的语言素材进行整理,笔者发现在拒绝他人时,有时并不会简单的使用直接拒绝或间接拒绝单一的表达方式,两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的使用频率也较高,即先使用具有否定意义的词句直接拒绝对方,再向对方作出解释或提出建议等,以期得到对方的理解。
        A:今天中午我请奇点吃饭,一起去吗?
        B:今天我去不了,我要等小蚯蚓过来谈物业费的事情。 《欢乐颂》
        
        A:もしふられたら、俺と付き合おうよ。
        B:バカなこと言ってないで、早く風花ちゃんと仲直りしな。  『好きな人がいること』
四、中日拒绝表达方式的不同点
        中日两国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注重以和为贵,因此在拒绝他人时都尽量采用委婉的方式来拒绝对方。但因两国文化、语言习惯的不同,在拒绝表达方式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使用拖延策略表示拒绝
        在日语中,当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对方不会立刻表明拒绝的态度,而是用「考えておきます」等拖延的方式来回答。字面上看是“考虑一下”, 言外之意却是拒绝。这种表达方式,在双方交谈过程中并没有直接拒绝, 而是让提出请求者在等待对方回复的过程中, 逐渐明白对方已经拒绝了自己。但在汉语里,中国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承诺,对方会在考虑之后给自己明确的答复。例:
        A对B:少し検討させてください。
A对C:残念ですが、他のパティシエに変えようと思います。  『好きな人がいること』
        以上例句中,B为应聘者,A与C为朋友关系。A在向B说明会考虑之后,又向C表明了自己的真实态度。可见日语中的“考虑一下”的意思多为委婉拒绝之意。
(二)使用委婉用语表示拒绝
        委婉用语即日语中的暧昧语。例如「いい」「結構」等语意不明确的词语。这类词根据语境不同既可表示肯定,又可表示否定。因此在日语对话中,日本人会使用这类委婉用语来向对方表达拒绝之意,但在汉语中却没有类似的委婉用语。
        A:僕が悪いんです、ちょっと長くなるんですけど。聞いてもらえますか?
        B:結構です。 『過保護のカホコ』
五、结语:
        本文以中日两国电视剧中关于拒绝表达的台词为例,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拒绝他人是社会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行为,由于拒绝他人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极易威胁交际双方面子的言语行为,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为维护交际双方的友好关系,无论汉语还是日语中多倾向于使用间接拒绝的表达方式,其中使用频率最高为解释型,即通过向对方陈述理由来达到拒绝的目的。但两国由于文化、语言习惯的不同在拒绝表达方式中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其中的差异,有助于我们避免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矛盾。但在实际生活中,拒绝的表达方式还受社会地位、亲疏关系的限制,由于篇幅有限,具体内容将在今后另择机探讨。
参考文献:
[1]程晓萍.论中日拒绝表达方式方式的异同[J].考试周刊,2014(77):27-28.
[2]刘莹.从社会语用学角度分析间接拒绝语[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6):17-18.
[3]王玲,王在琦.日语中的拒绝表达方式形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202-205.
[4]许芳.面子理论发展概述[J].青年文学家,2014,(23):156-156.
[5]森山卓郎.断りの方略——対人関係調整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J」言語.大修館書店,1991:59- 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