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课”夯实课堂教学深基础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郑 华
[导读] 微课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生事物正在强势冲击传统课堂教学
        郑华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创业农场幼儿园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6321
        微课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生事物正在强势冲击传统课堂教学。微课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型方式,更是一种促进教师自己成长的新模式。作为新型教学资源的引入,教师应该使之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为我们的课堂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学会独立探求知识。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更应该注重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而学生预习正是培养该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同事预习还可以为课堂教学做铺垫,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情。目前,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预习没有兴趣,预习任务学生看来是千篇一律的,预习任务不明确,反馈不及时等等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学生预习不自觉,不感兴趣。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我大胆地把微课与学生预习情况相结合。因为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以视频学习为主,学习的内容直观形象。一个知识点,精要的讲解,多媒体的呈现方式、五分钟的学习享受,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学习。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我们可以将一些重难点,易错易混点,拓展性知识碎片化、显性化、形象化、传媒化,学生接受起来较为轻松。所以,我们就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学习小组群,利用微课来帮助、指导,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果。
        一、教师充分认识微课,做到“心中有生”,重在“启惑”“解惑”。
    微课亦称为“微课程”,是最近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由此可见,微课主要有三大特征: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内(考虑学生有效注意的最大时长);集中说明或解决一个问题(唯一);教学目标明确(定向)。
        二、录好微课要做到“抓住要领”,重在“简单实用”。
要拍好微课,首先要对课件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把要展示的内容很连贯的复述至少五遍,不结巴为此。再拍时,就不会心中没底了。五分钟时间过得非常快,所以微课内容不能太多,语言一定要精炼,总结方法要到位,使人听过之后印象深刻,才能算是一个较好的微课。录屏软件的运用比较简单,即使在录音过程中有任何错误,也可以从错误的地方重新录制。最后在编辑是将错误语段删除即可,而且录屏软件不存在清晰度问题,不用调整焦距,是较为简单的制作方法,但要录好微课还应抓住以下要领:
第一,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
第二,时间须严格控制在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微课要实现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是用于学生课后辅导,并非用于课堂的教学,是为学生解决课堂上某个未能解决的知识点,是课堂学习过程的再现手段,所以在录制的过程中不能讲得太泛,太啰嗦,最好是把要讲授的内容按一条主线展开,围绕着这一条主线突出重点,语言精炼而简明,用最短的时间,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清楚问题。
第三,微课要快速引入课题,要有吸引性。如设置疑问、引入悬念、也可以用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引入、可以用小故事引入、用实验引入等等,但无论你用什么形式引入,都要求引入力求新颖,有趣,有感染力,与题目相连紧密,快速切题。
    第四,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思路清晰,逻辑性要强,有创新,有趣味性,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上海历史特级教师周飞老师认为:微课程不仅是知识,还要有情感。在录制时,尽量多使用“我们”等语言,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觉“我的老师就在我身边”。也许你的普通话不标准,但是那种标志性的方言、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是有感情的,是学生感觉亲切的。而播音员的发音再标准,对学生来说缺少了感情的温度,学习需要情感的支持。
    第五,微课讲解时,要控制语言速度和语言留白,对接学生思维的流速。老师不能按照自己思维的流速讲问题。其实,教师语言流动的速度,不是和自己思维流动的速度一致,而是要和学生思维流动的速度对接。通过控制语言速度,语言留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思维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六,微课在最后应该有一个小结作为结尾,这样能给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种完整的感觉。利用小结把讲授的内容扼要、简明地列成提纲,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减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负担,一个好的小结能给一个优秀的微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微课最后的小结要快捷、利索,语言精简、重点突出。
    三、创建特色微课任务学习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教师把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到学生的学习群里,主要是为课堂教学做好预习以及相关知识铺垫等工作。因此,有了预习微课群,教师要站在课标的角度去创建学生学习任务单,学生可通过任务单有目的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可通过任务单去研究学生,了解学情,做大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
一方面,学生任务单应包括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
教师应该通过微信群,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学法指导。所以,学生任务单也应该体现出给学生指导性的意见。例如:在学生读文环节,将课文多读几遍,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尽可能读出文中人物的心情。生字学习,你能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如换一换、编字谜、编口诀等。也可以把你的方法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另一方面,学生任务单应具有趣味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充分利用视频资源,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知识面,对我们的课堂,尤其语文课堂,有极大的扩容作用。比如,朗读类:动漫图片课文朗读视频、分角色朗读视频,学生自己拍摄的课本剧视频等。拓展类:配上本课的图文视频,然学生感知自然之美,感受生物奥妙。
    当预习资源以微课的方式呈现,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学习,对于不理解,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及时解决。而且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群里的老师与同学求助,这样学生参与度更高,其他学生答疑的积极性也不断提升,人数由少到多。   
    在追寻微课之梦的道路上,我们虽有艰难与迷茫,但只要我们不泯灭心中的梦想,执著的坚持下去,相信梦想一定会照亮前方。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过程,虽然一路风雨兼程,但看到学生不断收获与进步,我们已是满心欢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