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化管理高校实验室的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刘科君
[导读] 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是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也是转化科学成果的重要平台
        刘科君
        河北地质大学艺术学院 050000
        摘要: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是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也是转化科学成果的重要平台,对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高校实验室进行高效化管理,建立出现代化的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体系,需要对高校实验室的现实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并找出制约高校实验室管理高效化的因素,从而为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探寻合适的路径方法,使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和水平更加制度化和高效化。
        关键词:高效化管理;高等院校;实验室

        1.高效化管理高校实验室的路径研究的意义
        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任,而从高校所起到的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来看,高校实验室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尤其伴随着现在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化的高校实验室,对提升一个地区、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生产力水平,促进国民甚至全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面对着众多的高校实验室的日趋激烈化的竞争,建设一流的高效化管理的高校实验室就成为了摆在学校管理人员和实验室专家团队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高校科研人员,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上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更需要在完善实验室的管理机制上做更多的文章,在提升实验室高效化管理的工作中下更多的功夫。因此,如果科研人员仅仅围绕着科研工作本身进行攻坚,而忽视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提升,就会对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阻碍更新的科研成果的诞生和升级。因此,建立健全先进的高效化管理的高校实验室,对于每一名科研工作者而言,都是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效化管理的高校实验室的相关问题。
        2.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高等院校的科研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政策、经费和人员安排上都对高校实验室给予很大的倾斜,但是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实验室在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人员管理上存在一些欠缺之处,部分高校的实验室中人员管理机制相对滞后。一些重点的科研岗位长期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岗位操作,具体到实验室的工作团队内部,在人员安排上均以扁平化的团队管理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往往是专家带头人有很大的决策权,涉及到奖项和资金的分配问题上,非常容易缺乏外部的有效监督,而导致团队内部形成内卷,造成人才流失科研团队内部矛盾激化,这就影响了实验室的高效化管理。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存在于实验室的日常安全和相关设施的管理环节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仪器管理维修等问题,也阻碍了高效化管理实验室的建立与完善,这就应当及时地改进现有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形成高效化的管理路径。
        3.提升高校实验室高效化管理水平的路径
        为提升高校实验室的高效化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高效化的现代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应当以上文所阐述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以下的完善路径。
        3.1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人才管理机制
        为解决高校实验室中人才管理工作存在的内卷化和专业人才缺失问题,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人才管理机制。

比如,一些高校的专家学者在实验室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通过其所指导的博士生或硕士生进行相关科研项目的各项辅助工作,虽然这些学生跟随导师通过实验室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经验,但却使很多教授普遍缺乏相对固定的科研助手,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继续在实验室进行辅助性工作。所以很多高校的实验室急需科研助手,而现行的高校内的编制又受到严格控制,致使科研助手多为外聘人员,难以招聘并长期留住相关科研人才。因此,各高校实验室应当重点吸引和培养专家科研助手,协调上级主管部门,争取相应的实验室科研辅助人员编制,同时强化落实人才待遇的经费保障,不仅要做到能够将实验室人才吸引来,更要做到留得住。此外,高校还要完善科研团队人员的管理建设,建立合理的人员收益分配机制,并加强学校纪检监察等综合部门对实验室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出现实验室负责人大搞“一言堂”而损害科研团队其他人员利益的局面。这样就能够从人员管理机制上提升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建立高效化管理的实验室。
        3.2强化高校实验室后勤与安全管理工作
        各高校应当切实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后勤与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成立专门的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部门,并会同国有资产处和各院系共同管理实验室的日常设备运行维护和安全操作等相关工作。举例而言,某高校物理系需要采购和使用大型的实验设备,就需要在一个完善的适合于该校情况的实验室设备管理办法的约束下进行。从设备的购买前的必要性论证,经费预算和审批,购买之后的日常使用、维护、维修、报废,以及运营收益和事故责任等相关实验室管理问题,都需要进行有效到位的管理。应当落实高校实验室主任(团队长)负责制,由其对本人实验室的日常设备和安全管理负首要责任,可以在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和设备附近的醒目位置张贴安全操作规程,时刻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还可以安装必要的电子化监控设施,由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部门日常监督、随时抽查,对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严肃处理,时刻规范实验室的设备使用,确保学校财产和科研人员的安全,从而避免重大实验事故的发生,使高校实验室能够高效运转,切实做到高效化管理。
        4.结论
        综上所述,各个高校的实验室若想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科研领域的成果争夺大战中能够力压群雄,就必须建立现代化的高效化实验室管理机制,这不仅体现在用人机制管理方面有所创新,更体现在高校实验室的日常建设和设施维护与安全操作方面,只要高校科研工作者和实验室管理者能够遵循实验室的管理运行规律,不断探索出有利于提升实验室管理效率的有益路径,就一定能够使高校实验室不断提升高效化管理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为提高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创新能力和推动科技发展水平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密甜甜.应用转型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2):116.
        [2]杜娟.虚拟现实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1):9.
        [3]洪培培.新时期管理类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绿色科技,2020(19):222.
        [4]陈越.浅谈智能管理系统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9):77.
        [5]金蕊.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应用[J].学园,2020,13(19):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