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凤
华亭市砚峡社区幼儿园 甘肃省平凉市 744100
摘要: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还有助于提高幼儿运动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本文拟从拓展早锻炼内容,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提供富有新鲜性、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器材,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合理安排户外活动的运动量,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四个方面阐述大班户外活动的组织策略。
关键词:户外活动运动量,活动器材,幼儿园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二小时”,由此可以看出户外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如何解决户外活动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我们当前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拓展早锻炼内容,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晨间活动时间宜选择30分钟时间,在这一时段,幼儿才从家里来到幼儿园,参加活动的人数不多,是零散的几人、十几人。因而,晨间活动的开始5分钟,我们提供一些自制的小器械,如家长自己缝制的沙包、用纸板和毛线做的飞盘、用红牛易拉罐做的高跷、用易拉罐捆绑的梅花桩等,让早来的幼儿先参加小运动量的自选活动;而后再用10分钟时间,带领幼儿参与综合性及多人协调性的游戏,如“小鱼网”、“双人三足”、“钻山洞”、“贴人”、“打碉堡”等等。最后15分钟,我们选择富有变化的早操,《幼儿园操作规程》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因而在选择操节上我们也遵循这个规律,制作了一套适合大班幼儿的早操,包括有:阳刚的“男儿当自强”——柔和的“虫儿飞”——动感十足的“花棍操”。“男儿当自强”是一个武术形式的操,是为了激发男孩子的男子气概而设计的;“虫儿飞”,是一个比较柔和的、偏律动形式的操,是比较静的;“花棍操”则是一套轻器械操,幼儿在动感十足的音乐声中,增强了身体的运动能力,提高了肢体的协调能力。
二、提供富有新鲜性、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器材,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身体长得稍稍结实了,动作越来越稳定了,参与活动的热情也在增长。首先,我们较多地选择单人、双人和多人合作游戏的器材,如平衡板、呼啦圈、羊角球、抬沙包、滚轮胎等等,这类器材的创新玩法加大了走、跑、跳等动作技能的难度,满足了大班幼儿的活动需求,同时又成功地培养了幼儿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其次,选择“变废为宝,一物多玩”的活动器材。《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的兴趣。而晨间体育活动是一项最大程度调动幼儿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的活动。
因此,在“变废为宝,一物多玩”的晨间组织活动中我们以大班幼儿为主,鼓励他们自行设计、自主布置、自己管理、归放有序。如: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一张报纸,启发幼儿“一物多玩”,大班幼儿创造出来了很多玩法,有的幼儿把报纸揉成团当成一个小足球来踢,或者进行投掷;有的幼儿把报纸搓成小棍夹在两腿间当小马,或是多人将小棍间隔摆放进行双脚跳练习;有的将报纸叠成风车,练习跑的技能;还有的幼儿合作将报纸粘在一起放在地上,练习滚的动作等等。另外,我们还提供各种不同的管子、纸板、泡沫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己创造玩法,同时,在活动中教师始终站在幼儿的立场,带着一颗童心看待幼儿的行为和需要,敏锐地观察幼儿随时出现的探索兴趣,满足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三、合理安排户外活动的运动量,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首先,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可让幼儿找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玩具、材料。在幼儿不能控制自己的运动时,教师还要及时针对每个个体调整他们的运动量,引导运动量过大的幼儿停下来,做安静一些的游戏,而运动量过小的幼儿则要引导或帮助他们加大运动量,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在这里教师必须作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及游戏伙伴,以活动者的身份介入参与幼儿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没有时间和念头去开小差和到处分散的讲话。另外,教师在指导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不能因为是自己选择的器材而任由他们随意玩耍,此时教师是应该以“参与者”的话身份加入幼儿的活动队伍中去,这样才能在幼儿活动时及时地发现危险,并通过参与者的身份及时地去阻止危险的发生。
四、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再给幼儿更多自由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安全。户外场地活动范围很大,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到每一名幼儿。因此,在活动前教师要尽可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活动前要交代清楚活动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检查幼儿仪表,注意调节幼儿运动负荷,活动前后加减衣服。教师要四处走动,观察场地环境及幼儿表现,及时纠正幼儿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安全指导。例如:发现有孩子用石头向远处扔,教师必须及时制止,同时要注意把幼儿想扔东西这一需求引向正轨,可引导孩子用纸折成飞镖,让幼儿练着玩,幼儿很乐意接受。这样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也体现了教师尊重和培养幼儿的个性。
总之,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充分发挥户外体育活动的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的优势,使幼儿能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组织与实施[J].新校园(中旬),2018(11):72.
[2]陈蕾.户外游戏活动在幼儿园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