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霞,周媛,刘睿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岳阳
【摘 要】图书管理行业引入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推动下,图书管理理念与方式不断转变、创新,大幅度提升图书管理效率。互联网背景下图书管理优化势在必行,一旦滞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管理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图书;互联网+;信息化;策略;管理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得到普及和深入应用,促使我国不同领域管理工作发生一定的转变革新。图书馆作为主要图书存储地,是人们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的主要场所,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图书管理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信息化管理方式逐渐取代传统人工管理方式,进而在图书管理效果方面取得一定转变成效。但是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图书信息管理中仍尚存制约性问题,使得其信息化管理仍无法达到预期要求。所以,对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长远发展意义。
一、当前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管理系统不健全
现阶段图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其管理系统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图书馆缺乏系统化的管理,图书馆尚未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未制定科学性、系统性的管理措施,导致其图书管理工作开展受到阻碍。而要想开展高质量的整体规划,需先进行图书馆自身定位的明确,具体包括:①服务内容的明确;②服务对象的明确;③服务效果的明确。与此同时,如图书管理过程中各个板块、各个环节尚未形成统一化的管理,会导致重复工作的现象出现,进而影响到管理效果的提升。
(二)服务手段单一
受到资金匮乏、技术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现阶段图书信息管理过程中仍侧重以手工的方式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储存等,导致诸多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献资料无法得到最大化利用,致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呈现出落后的趋势,影响到图书馆价值与效用的体现。与此同时,部分图书管的服务手段单一,并且对读者没有较高的重视度,选择忽视读者的实际需求,再加上部分图书馆无法进行远程服务的提供,仅限于读者到图书馆进行相关资料文献的查询,导致其图书管理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图书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阐述
(一)注重信息化服务模式的构建
要想进一步提升图书管理质量和效果,可以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基于对图书资料基本特征的掌握,通过三个阶段来完善构建信息化服务模式。第一阶段,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图书的信息录入,将传统纸质信息载体形式利用相关信息技术转变为电子形式,并将转化后的电子信息资料存储在数据库之中。第二阶段,需开展有效的信息发布,以具体情况为基础,依据电子信息资料的层次性和新颖性,实现在互联网中进行信息的发布。第三阶段,注重图书管理服务功能的多元化拓展。在图书管理中,信息需求这对相关需求目标的索取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基于对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满足,图书馆图书管理需要具备多元化信息服务功能,以此通过实施多元化服务措施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例如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网上原文的检索功能,或者是提供专题文献、馆际互借、文献课题查新等功能服务,进而全面提升图书管理效果。
此外,图书信息化管理代表着图书馆中大部分图书资源会转变为电子化形式,并通过对数据库的构建来实现对电子图书的管理与储存。基于此,必须重视对数字图书安全的严格掌控,通过对网络防火墙、加密技术、访问权限等技术的应用,保障数字图书的安全,进而为图书信息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二)注重管理制度的完善
图书管理工作开展效果不仅与管理者与读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还与其制度措施的实时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可以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并让图书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基于此,图书馆需要注重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诚信档案制度的构建,并完善失信惩戒制度,以此起到约束读者、借阅者的作用。当然,还需注重对黑名单制度的构建,以此引导读者和借阅者正确认知失信的严重性,进而为图书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注重图书管理人员素养培养
互联网+背景下,除了图书管理方式信息化建设之外,管理人员也需通过开展高质量的素质培养,来顺应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此同时,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图书管理效果与质量,所以图书馆必须进行人员的素质强化。首先,针对人员的招聘必须要求其具备较强的图书管理意识以及计算机水平。其次,定期开展计算机应用培训,以期人员掌握扎实过硬的计算机技术,进而为图书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打下基础。最后,图书馆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构建人员奖惩机制与绩效考核制度,利用“奖罚分明”的方式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并起到约束人员行为的作用,进而为图书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基础性保障。
三、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之中。作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传统图书馆管理俨然无法满足人们需求,滞后于现代化社会发展,所以进行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图书信息化管理俨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促使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结合对图书信息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期图书信息管理效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管理研究[J]. 刘朝辉. 中外企业家. 2019(25)
[2]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J]. 韩东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10)
[3]互联网环境中图书馆流通工作的问题及优化[J]. 朴春实. 延边党校学报. 2018(02)
[4]“互联网+”驱动的图书馆服务生态系统演进与发展策略研究[J]. 张晓东,解金兰. 图书馆研究. 2017(06)
[5]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优化[J]. 袁晓戎.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02)
[6]探究“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采购供应链管理[J]. 张唯玮. 才智. 2019(04)
[7]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优化研究[J]. 李绍杰.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8]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管理优化探析——以贵州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 吴爽.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07)
[9]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能力提升策略探索[J]. 何涌瀛. 办公室业务. 2016(15)
[10]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多元主体监管的演化博弈研究[J]. 卢安文,何洪阳. 图书馆学研究.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