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刘志军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日渐成熟,新兴的科技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歇
        刘志军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青海省 西宁市810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渐成熟,新兴的科技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歇。高中是学生时代最关键的一个时期,学生面临着高考这一巨大挑战,本身压力就非常大,因此,学生会将主要精力放到其他学科上,并主动忽视信息技术的学习。这种行为固然可以帮助他们提升高考成绩,但信息技术学科却不该被忽视。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为今后的生活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教学;信息技术;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要考虑到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一般需要,特别是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要求。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而给我国培养真正热爱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也要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打好基础,让学生能够带着自己对信息技术专业的热爱深入钻研,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高中的学生逐渐地明确自己在学科专业领域方面的偏好,所以教师也要给学生提供进一步明确自身学科偏好的条件。要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接触到更加专业的信息技术领域的内容,特别是最新的一些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给学生学习增强更多内在的动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信息技术的特点。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社会发展非常迅速,信息变化波诡云谲,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授课频次太少,以至于学生再次上课时对上节课的授课内容已经记不起多少。同时,信息技术的教材更新太慢,很多学生使用的还是几年前的教材版本,对于应紧跟时代潮流的信息技术学科来说,这种教材版本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由于教材内容不能和时代相对应,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提起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认识不足
        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宗旨在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不仅要求就学生的基本信息技能进行提升,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手段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但是,从目前来看,传统的教学思想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此外,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的问题仍然存在,再加上部分高中院校以提高学生高考分数为主要办学宗旨,使得信息技术课程更加不受重视,进而使学生忽略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三)缺乏实操机会
        信息技术本身就应该是一门以实践带动理论学习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学好这门学科。但是,当前学生的实操机会太少,教师的授课场所局限性也很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个别学校甚至还会取消信息技术课程,将其换成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科目,打着“让学生考个好大学”的旗号,做着阻碍学生接触先进信息科技的行为。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重视程度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生在学海上泛舟时,教师就是学生的灯塔,身为学生灯塔的教师,理应为学生指引方向。但是,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路不够清晰,导致自身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何谈对学生进行方向上的指引。因此,教师若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应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确立让学生“跳一跳”就能达到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益于今后的教学工作。毛主席曾说过:“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同样的,教师也要学习毛泽东思想,将伟人的战略思路运用到自身教学中,这样才能为祖国贡献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二)指导学生上机操作,提倡自主创新
        高中信息技术是自主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一来,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效果,要比教师直接讲解的效果好,并且学生对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有着极强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进行讲解,还要对学生的相关作品进行指导。如在教学“Excel表格”时,在学生进行相关的任务操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屏幕上的案例,让学生自主查找。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会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回答。另外,在不同的任务中,学生操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会注重运用技巧,有的学生会整理合并表格。对于此类情况,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指导。
        (三)转变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而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自主摸索。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教师通过终端给学生讲解步骤,还可以让学生能够进行记忆和复制,在信息处理时创新简化步骤,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创新、感悟,教师也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如在教学“Word文档”时,教师可以不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而是先让学生自行观察,自我查找每一个功能是如何使用的,每一个功能又有什么意义。如在Word文档里如何调整页面字体、排行段落等不同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后,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再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查找答案。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能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让教师的教学更为轻松,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高效。
        (四)熟练运用教学软件,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授课,把自己要讲授的内容提前进行制作,从而按照一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进行讲解。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让他们学习难度降低。教师可以熟练应用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了解得更加直观清晰,从而促进他们在实际的上机操作练习中提高成功率。另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一般是在机房进行教师演示操作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终端进行收看。当教师演示操作完成后,学生可以立即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如此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高。这种手把手的教授模式,可以降低学生操作的难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可操作性。
        (五)以学生为本,开展分层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找到自身位置,应树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方略,这样才能学到相应的知识。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找好定位,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授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清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有的学生对常用的信息技术已经非常熟悉,但对于专业性较强、枯燥无味的专业知识缺乏学习信心,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一现象,组织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学生应充分提起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并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在授课中要具有“实践出真知”的理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受用一生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晨.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89.
[2]李艳.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34):100-101.
[3]陆戌午.刍议素质教育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126.
[4]梁静.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0(09):57-58.
[5]蒋云波.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20(21):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