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响“悦读”之门——自主学习角度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吴文成
[导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自主学习的价值,核心诉求是引领学生在主观能动性驱使下开展自发阅读
        吴文成
        博白县黄凌镇初级中学  广西 玉林  537636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自主学习的价值,核心诉求是引领学生在主观能动性驱使下开展自发阅读,进而提升阅读效率与能力,助力其语文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本文就是以此为起点,阐述了“悦读”思维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及推动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思路,提出了个人的理解和思考,期望能够为促进初中阅读教学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阅读教学;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生活化阅读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联通课堂与家庭,勾连校内和校外,实际上成为了初中生在语文综合素质进步和提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类要素。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阅读的自觉和习惯,无疑对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有正向作用。之所以要强调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其根本原因在于唯有引导学生以愉悦、快乐和轻松的心态投入到自主阅读中,才能提升阅读效率,才能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所以,以“悦读”为起点,推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自主化进程,需要师生的协同努力。
1.初中阅读教学中培育学生自主能力的背景
        “悦读”的基本意涵就是要快乐、愉悦的阅读,将阅读看作是一种本能的习惯,而不是任务或特定的目标。唯有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自发开展阅读,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阅读效率。对于初中生来说,唯有引导他们带着兴趣和热情投入到阅读中,方能提高其阅读的实际能力。
        比如在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预先让学生们通读几遍全文,形成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再导入课堂教学,对课文关键知识点和疑点进行讲述。这样的前期阅读强调学生的自发性和自主性,目的是让学生在完全自发的情绪下进入阅读情境中,感受课文的内涵,并带着自己的理解进入到后续的学习中。这样一来,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有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认知水平也可以水涨船高。
        据此可见,阅读教学必须基于初中生的身心需求推进,要弱化任务、指令、目标的功能,要让学生们“信马由缰”的徜徉在课文与书本的世界中,要让学生们心灵活起来、思维动起来。在自主阅读中,学生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而这些想法则能在后续课堂学习中与老师的讲解形成印证,进而达到解决问题、加深记忆和提高语文认识水平的效果。总的来说,必须推动以自主学习为诉求的初中阅读教学工作,千方百计地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阅读的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与语文素质。
2.以自主学习为引领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思路
        为学生们创造愉悦、轻松的阅读氛围,对于提高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记忆乃至应用能力都大有裨益,而老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切实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自发阅读的综合水平。首先,要立足于课堂阅读情境营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中生还处于未成年阶段,对于如何更科学的阅读和学习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和指导。尤其是要立足于阅读课堂的情境设计,通过巧设物质情境或心理情境,为学生们搭建氛围活跃、思维开放、“天马行空”的阅读空间,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热情、习惯和正确意识。
        如,在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预先对45分钟教学时间进行安排,打破传统的教学程序,设计情境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具体的,老师可以先讲述一下这篇课文的背景,尤其是讲述作者史铁生与母亲的深厚情感,然后播放一段史铁生的采访、纪录片等精华视频,形成浓郁的亲情氛围。之后,老师留出10-15分钟时间让学生们带着情绪阅读全文,然后总结出自己的感悟和心得。接下来,老师重点讲述课文,对知识点、课文中心思想、句法语法等进行剖析。最后,老师留出15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们自主发言,讲述自己阅读的感受,尤其是对课文的二次理解。通过这样的手段,课堂阅读教学中物质情境与心理情境能够合而为一,学生可以带着情感进入阅读,可以感知文章背后的深意,同时学到遣词造句、文章写作的技法。
        其次,以兴趣培育为导引,引领学生们开创生活化阅读,形成阅读习惯。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起点,而浓厚的兴趣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降低疲劳感,减轻因课业负担造成的心理压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千方百计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性举措。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必须重视生活中、校园外的阅读活动的开展,这便是学生自主学习、自发阅读的要义所在。比如在七年级语文课文《狼》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体前几天给学生布置兴趣阅读的任务,即让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阅读蒲松龄的名著《聊斋志异》,或者上网查阅蒲松龄的相关文章加以阅读。几天后,老师在开始《狼》的课堂授课前,可以对学生们进行提问,让大家谈一下对蒲松龄文字、文章的感受。在不拘束、不客套的氛围中,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谈自己读蒲松龄著作的感受,然后将这种阅读的理解带入到《狼》的学习中,形成生活阅读与课堂学习的对接。
        再者,老师要精心设定阅读计划,列出适宜七年级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目,然后给学生们提供借书、买书或查阅电子书的途径,比如去公立图书馆、新华书店、当当网、孔夫子旧书网等,都可以找到大量适宜初中生阅读的经典书籍。要让学生们在生活中、私下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意识。只有学生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自觉的开展生活化阅读和学习,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进而不断增强学习能力。
        其三,必须强化自主学习与主动阅读的反馈及评价,在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增强学生阅读的针对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务必要有的放矢,务必要帮助学生形成对阅读方法论的科学认知。也就是说,在“开卷有益”的思维下,老师仍然要引导孩子们找到适宜读的书和适合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升阅读效率,减少无效阅读带来的“精力与时间消耗”。
        如,老师可以教给学生们“快速阅读→有效浏览→形成认识→去糟存精→阅读经典→时刻记录→定期温习→写作尝试→互鉴交流”的阅读方法,即让孩子们掌握阅读的“取舍之道”,要多读、善读传世的经典著作,如四大名著、《鲁迅全集》、《论语》、《千字文》等作品。要开展定期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自主学习与阅读的困惑所在,然后共同商议对策,调整后续阅读计划和方案,不断增强其阅读信心与勇气,在阅读中感受摄取知识的进步与愉悦感。
3.结束语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抓手。突出“悦读”的理念,就是要形塑快乐、愉悦、轻松和自在的氛围,强化初中生阅读的核心价值。另外,推进自主学习与主动阅读,必须立足课堂,辐射生活,培养兴趣,强化反馈,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与语文能力,这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全面进步的要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 刘银辉.  天津教育. 2019(24)
[2] 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骆勇. 科教导刊 . 2019
[3]智慧课堂环境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J]. 潘艳荔.  教育信息技术. 2016(Z2)
[4]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 元新民.  考试周刊. 2019(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