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琴
陕西省平利县中心幼儿园
摘要: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从自己脑海中已经存在的知识出发,通过人对外界事物的探索发现,不断构建自身认知框架,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3-6岁阶段的幼儿,对于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在幼儿进行的认知活动中,探索活动占据重要位置。幼儿通过探索活动,与外界进行交互,从而获取一些外部资源以及在脑海中完成认知。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注意维持幼儿原本的主体性,从幼儿出发进行引导,激发幼儿潜在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对于外界事物和知识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 幼儿教育;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引言:
儿童对于一些奇特的现象总是有一种强烈的兴趣,想要了解这一现象是由什么事物所引起的。因此,教师在培养3-6岁幼儿科学探究兴趣时,应当借助生活当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引导儿童进行探索学习,激发儿童的探索兴趣,培养儿童从日常生活出发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
一、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探究活动
在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中,教师应当将自然环境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自然环境中存在着丰富的教学素材,各类自然现象都能够引起儿童的探索兴趣,教师应当借助自然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和动植物来引导儿童从自身兴趣出发进行探索活动。”[1]通过这种方式与自然环境进行交互,儿童得以积累大量生活经验,对于儿童在认知其他事物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借助周围的自然景观,引导孩子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理解自然。在生活的城市中有公园湿地,山川河流,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些自然环境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温度、能见度以及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时候,有秩序带着学生去湿地公园进行探索活动。由于湿地公园环境构成相对复杂,物种相对丰富,满足学生对于自然探索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自然环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进行探索,通过用眼睛观察事物的外表以及行为动作,通过耳朵来倾听事物的声音,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触摸的方式来感受事物。有些儿童发现在石砖旁有些蚂蚁,正围着一个糖果碎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小蚂蚁是如何把一颗大大的糖果吃掉的,学生会发现蚂蚁在搬运食物时往往会排成队,有序将食物运到家中。还有一些学生对小草感兴趣,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小草是什么颜色,小草用手摸起来柔软程度,以及小草的生长的环境是湿润的泥土,让学生再用鼻子去问一问小草是什么味道。通过类似的自然景观,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受、探索自然界中的事物,让学生能够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来感受。
学生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除了满足自身的探索兴趣,还可以在探索中学习大量的知识,在真实场景下认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的名称是什么,以及这些生物的外观、生活习性等各种知识。
二、在园内进行探索活动
儿童的探索活动不仅仅依靠于自然环境,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在儿童进行游戏与学习的幼儿园内,教师应当进行合理的设计布局,设置不同的功能区让儿童可以在园内进行安全丰富的探索学习。儿童在这种相对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自由探索,能够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探索能力,可以更好的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与探索能力。幼儿园内的功能区可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区域。在自然区域中,儿童可以进行小植物的种植,动物的饲养,可以开展一些小实验等探索活动。在这个区域儿童可以充分观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探索生命的秘密。另一区域则是实验区域。在实验区域儿童可以使用提前准备好的各种材料进行试验探索,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付诸实践,以儿童自身为主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三、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活动
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后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体验,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完成探索。“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各种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儿童在探索活动中的主体性,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提高创造、探究能力。”[2]
例如在幼儿园大班中开展的“如何制造一个泡泡”这个实践活动中,教师先告诉孩子要用一种带有孔的工具蘸取液体才能制造出泡泡。儿童不断尝试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制造泡泡,例如吸管、漏斗、羽毛球拍、笔筒等等。儿童在不断探索尝试后发现,不仅仅能用清洁剂吹出泡泡,还可以用洗发露、沐浴露等也可以吹出漂亮的泡泡。而且,在加入一些糖、甘油等物品时,可以让吹出的泡泡又大又有韧性,不容易破裂。儿童在“制造泡泡”的活动中,从自身对于泡泡的兴趣出发,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很多制造泡泡的方法,而且通过添加一些物品可以改良泡泡的质量。
四、结束语
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应当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从自身探索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充分理解感知外界事物。在探索活动中,幼儿可以学习到广泛的知识,积累一定的科学经验,掌握一定科学实验的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
参考文献:
[1]陈慧芸.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和能力[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3):96-96.
[2]冯雅静.3-6岁幼儿科学教育实践探索——以江苏省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