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楚楚
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幼儿园 364000
摘要:在幼儿成长教育中,德育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幼儿德育更多是说教的单一形式进行,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且缺乏趣味性,很难引起幼儿的热情,也无法从深处领会,转化为个人的行为意识,从而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让幼儿从多样情景中主动感受,领悟多种道德观念,从情感上内化,以此来提升个人的德育素养。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幼儿德育 应用研究
引言
目前,幼儿教育受到了重点关注,对幼儿的道德情感进行培养逐步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推动幼儿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道德情感教育而言,主要是引导幼儿能够自动、自主地展开学习,且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提升幼儿的自信水平。为了避免幼儿对情感道德教育出现抵触情绪,提升幼儿道德情感培育的效率效果,对其展开路径进行探究与优化极为必要。
一、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德育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幼儿的自我反思意识
游戏化教学除了具备趣味性、操作性,还具有教育意义,幼儿在参与过程中除了开发智力去探索游戏,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同样会形成个人的意识,增加对事物的掌握能力。而且在游戏情境的操作中,幼儿会主动将日常生活中探索的结果、规律应用在游戏中,在巩固所获成果的同时还会相应增强个人的成就感,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自我意识的开发对于幼儿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可以借助事物的参与过程中来感受品德的意义,并通过游戏的引导了解品德塑造的方式,明确事理,联系个人的生活内化三观,使个人的内在得到升华。
(二)帮助幼儿获得社会性进步
游戏化教学是需要主动参与,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协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会不断地增加,德育目标由此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通常幼儿在于他人共处、分享时,其会降低自我中心意识,拓展同情心,并学习如何与他人友好、和谐相处的方式,逐步懂得尊重他人。可以说德育中应用游戏化教学为幼儿开辟了与外界交流的平台,幼儿会在接触其他主体的过程学习基础的规则、合作沟通的方式,建立积极的社会意识,在多种类型的游戏参与中,幼儿在积累有关技能的同时,也会优化自我行为,理解他人,发展社会性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二、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德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编排渗透式育人游戏
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从游戏中学的,什么自治、什么克己、什么独立、什么共同作业、什么理性的服从、什么纪律等,这种种美德的养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而且为同伴间的谦让、合作、互助、分享等道德行为的发生,以及友爱、同情、勇敢等道德情感的培养提供了机会。尤其是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通过游戏中社会角色的扮演、剧本情节的再现,既能丰富儿童的道德认识,又能实践道德行为。如在角色游戏“乘车”进行中,乘客较多,扮售票员的泽熙立刻让出自己的位置,还提醒大家给老年人和抱娃娃的乘客让座;扮司机的重重专注地盯着交通指示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行车;幼儿在游戏中能主动遵守规则,关心他人。
(二)创新应用方式,组织多元化的游戏教学形式
幼儿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在学习中注意力较为分散,存在三分钟热度的表现。德育中应用游戏化教学需要不断地创新,使幼儿具备浓厚的参与兴趣,由此获得良好感知力,实现德育知识的有效内化。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兴趣爱好,结合德育教学目标不断地设计具有吸引力和充满趣味性的游戏,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来导出德育主题,在短时间内唤醒幼儿的自主思考力,点燃学习品德知识的热情。另外,游戏的设置需要具备合理性,幼儿在不同的年龄对于道德品质、行为观念的认识会发生变化,同样也需要多样的知识来促进个人能力和意识的强化,以此在思维观念上得到阶梯式的成长。比如幼儿在初期需要打破心理障碍,主动融入大的环境,与他人进行沟通;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需要了解行为处事的规则,与同伴交流的方式,学习更准确的品德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在游戏组织形式上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满足幼儿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针对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展开游戏的设计,使游戏化教学更具针对性,发挥更大的价值。如在教学分发材料或者是表现活动中,幼儿常常会蜂拥而至,出现争抢,甚至哭闹的表现,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展开德育教育,就此设计相类似的游戏,从而引导幼儿树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借助音乐与故事游戏渗透德育
在艺术领域中,笔者会通过歌曲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如:用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用歌曲《我和我的好妈妈》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用歌曲《我是值日生》教育幼儿爱劳动等。通过儿歌与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孩子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另外,将语言的儿歌与德育小故事相融合,边学边唱,不仅学会了儿歌,也知道了怎么做才是懂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如:用故事《我和朵朵》教育幼儿懂得了礼让;用故事《猴子捞月》教育幼儿懂得与同伴合作和分享。
结束语
游戏教学方式是在幼儿教学体系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适合幼儿年龄段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充分了解游戏化的内涵和幼儿成长的需求,将德育和游戏融合,创新实践方式以帮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准确理解德育知识和思想,以更好地升华内在,塑造优良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黄英杰,李媛.幼儿游戏的德育价值与途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7):7-18.
[2]江菊.幼儿园德育在游戏活动中的渗透[J].新智慧,2020(16):52.
[3]谢莉娟.以主题性游戏促进幼儿德育的有效探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