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高玉霞
[导读] 小学时期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来说十分关键,在此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已经初具雏形
        高玉霞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第四小学   751500
        摘要:小学时期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来说十分关键,在此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已经初具雏形,必须提高对此方面的关注。以往授课期间通常会采用填鸭式授课方式,此种授课方法既使得授课气氛比较沉闷,同样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降低了授课效果。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研究
引言
        数学学科实践性、综合性较强。数形结合思想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教学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意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深化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应用题教学中的渗透
        讲授数学应用题期间,通畅会涉及到众多的文字与数量的逻辑联系,此外可能出现比较抽象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良好的解读问题的含义。所以,老师能够采用数形融合的方式展开应用题的授课,引导学生解读题目的本质,从而缩减题目的难度系数,尽快完成题目的解答。譬如,小学授课期间涉及到元、角、分的题目时,老师能够借助日常生活的时间进行讲解,譬如,每个冰棍的售价为1元,小明家一共五口人,若是保证所有人都有1根冰棍需要花费多少钱?针对此种试题,首先需要书写计算公式,之后使学生绘画冰棍,每个冰棍的旁边均进行标价,画到需要购买的数量之后,学生即可理解试题的含义,然后得到正确的结果。并且,老师能够使学生展现自身的数形结合图形,同时讲述自身的想法,为学生供给思考思路,使数形结合的思维深入到学生的脑海中,从而提高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水平。
二、深化学生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的理念
        生展示出来,使学生的头脑中呈现图像与方位的对应关系。
        数形融合的方式指的是学生应用数学的方式针对物体的形态与方位等联系展开表述,能够保证学生自主的应用数形融合方式处理数学问题。在授课期间,老师需要应用绘制图形与文字融合的方式,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比较先进的软件把数学内容和图形、音频以及视屏良好的融合起来,创建真实的授课场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奇妙与形象,进而加深学生数形融合的思考观念。譬如,在讲授“认识方向”相关内容期间,老师能够借助多媒体的方式给予学生真实的场景,由学校到社区然后到市区,通过图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选取典型的建筑放大使学生进行查看,有助于学生对方向与参照物形成浅显的认知,熟悉学校的环境。此外,老师能够使学生在查看某一区域之后,通过手工建造或者绘画的方式将观察的区域内部的景象与方向呈现出来,在此期间授课需要把数学授课知识立体的展现给学生,保证学生可以形成相应的逻辑联系。


三、向教师普及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时期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老师在授课期间需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与言行,避免因为外界条件产生干扰,同时小学时期的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时间较长,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其起到了模范的作用。此外,依据入境具体授课状况而言,众多数学老师因为以往授课观念的束缚。导致老师在授课期间无法良好的应用数形融合的授课方式。以学校的角度而言,需要适当的组织老师进行数形融合授课方式的学习,加强老师之间的沟通。同时,老师需要认真的研读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从整体上理解其含义,形成尊重学生发展需求的授课观念,将学生处于授课活动的关键位置,进而加强对数形融合授课观念的解读,依据学生具体的特性,编制相应的授课方案,同时依据课本知识提升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水平,保证数形融合的观念可以良好的适用于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通过此种方式良好的提升小学数学授课效果。
四、确保理论结合实践
        依据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学习程度组织课堂时间活动,为此,必须保证老师能够认真的研究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同时在此条件下创建数形融合的授课方式,保证授课难度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确保学生可以自主的融入到课堂授课中。之后,必须在数形融合的条件下开展课堂授课指引,同时科学的采用平时的练习册。依据学生对于数形融合观念的解读,融合学生的喜好围绕有关的应用题进行授课,从而加强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保证能够良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适应采用数形融合方式处理数学问题期间必须关注下列问题:严禁采用增加练习题数量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水平,需要保证学生掌握良好的知识基础,加强概率统计操作。将课本知识和具体操作融合的前提是需要保证学生通过实操加深知识的解读与记忆。
五、创设数形结合应用的学习情境
        小学数学授课期间,老师需要重点营造数形融合的授课场景。譬如。老师能够在讲授应用题期间采用数形融合的方式。譬如:小红、小明与小强的家在学校的同一个方向,小红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为440米,小明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为300米,求小红家与小明家的距离是多少米?此题目中小强家是影响思维的条件,老师能够指引学生采用绘图的方式把小红、小明、小强家与学校的方位简单的绘制出来,使学生能够形象的看到题目的内容,同时能够理解方向与间距的含义,进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可以精准的展开计算,并且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结束语
        应用数形融合观念进行授课可以营造更加真实、生动的授课场景,加强课堂授课是趣味性,提高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授课期间,老师在规划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期间需要依据学生具体的认知能力与理解水平,进而保证数形融合的授课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宋芹.阐述小学数学教学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中华少年,2020(04):82+85.
[2]冯蓉.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科普童话,2020(04):30.
[3]周月萍.试论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读写算,2019(36):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