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泽
阳信县洋湖乡中学 251812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习惯于按照应试教育的方法向学生开展课程教学,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会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需要教师结合新课改的相关精神,深入研究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借助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来激发和引导学生思维,本文对此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思维;激发;引导
引言: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必修的课程,不仅实用性强而且在考试中占有很大分值,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对教学现状的研究,借助研究来优化教学活动。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尽管数学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所开展的教学依然是围绕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教学大多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
尽管目前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在大多数初中学校,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大多围绕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展开,另一方面初中学生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所以导致教师不得不通过应试教育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2、缺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也需要教师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借助教学情境,学生能快速融入到数学学习中,但是目前很多教师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大多缺乏信息化教学素材的应用,致使课堂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学生也缺乏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教学活动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很强,涉及的很多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用到。但是大多数教师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做好此项工作,由于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这在目前也是制约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需要初中教师认真思考数学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激发与引导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取以下策略来展开教学活动:
1、积极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模式下,由于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加大对最新教学理念的学习与研究,通过学习准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对教学活动所造成的影响,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以此来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同时初中学校也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课程评价模式,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情况以及日常的学习情况列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之中,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积极营造数学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适应学习,但大多数学生两项思维能力正处于形成过程中,他们更加习惯于通过形象思维来展开对问题的思考,这就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借助教学情境的辅助,使学生能够形象生动的认识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集中精力快速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学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节课为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这一章节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学生的鞋码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班级中不同学生的鞋码来帮助学生展开对知识点的探索,从而发现班级学生的平均鞋码,并积极引导学生结合鞋店的进货来认识这一知识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由于借助这一案例可以为学生营造出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使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不断加大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需要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来开展教学活动,借助知识的应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就可以结合勾股定理来计算任意一条边的长度,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利用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的应用,这对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有着很大帮助。
4、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生思考数学问题
初中学生思想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正处于形成阶段,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生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向学生形象生动的展示数学问题,这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通过板书来开展教学有很大区别。因为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师可以将很多数学知识借助图片、动画来向学生展示,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观察在脑海中形成形象生动的画面,因此可以更好的理解初中数学知识并对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起到烘托课堂教学氛围的功效,也能帮助教师将复杂的数学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这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以开展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学习为例,在验证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验证定理中的相关内容,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设置条件,展示出图形中已知的边与角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直觉的观察和验证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同时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能否确定第三边相等,并借助测量工具来验证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这对于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有很大帮助。
结束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认真展开对教学活动的研究与反思,改变应试教育的错误做法,积极将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使课堂教学真正取得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杰.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7):23-24.
[2]何丰国.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56-157.
[3]吕永浩.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J].新课程(中学),2019(05):193.
[4]孙海波.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J].新课程(中学),2019(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