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夏云
龙岗区布吉街道可园学校
【摘要】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所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吸取生活源泉,唤醒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有效方法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
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而解决数学问题是对思维进行训练的升华。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从生活中寻找思维源泉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
体的活动。对待数学概念以及问题的理解,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例如低年级元、角、分的认识,加强生活情景的实际操作,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并且掌握元、角、分的进率。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通过实际操作具体物体周长和面积,会让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明确的表象,弄清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高年级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概念多术语也多,学生容易弄混。有些教师使用奎逊耐木条或计数板,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大大减少学习的难度,弄清概念的正确含义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联系生活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联系生活实际突破思维训练的难点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
二、在数学生活中加强思维训练
数学充分体现了数学生活化这一特点,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辨认方向”的教学,就是创设了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辨认方向的情景,引入新课的。让学生感觉学习方向的必要性,并让学生在模拟街区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中探究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方向。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数学之美。在学生获得新知以后,教师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寻找周围的小朋友分别坐在自己的哪个方向;去帮助动物园的叔叔、阿姨绘制动物园示意图;去探究指南针里面的方向板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可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
三、在探究中提升数学思维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材料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物体体积测量教学片段】
1、用量杯测量试验
请小组讨论:如何测量苹果的体积?需要什么测量工具?采用什么方法?组长分好工,开始试验。
(1)学生分工合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各小组汇报:
组1:我们小组用的工具是量杯,我们现在量杯里放了半杯水,再放进苹果
水面升高部分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
组2:我们小组是在量杯里放满水,再放入苹果,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就是苹
果的体积。
……
师:大家想出来的方法都很好!这些方法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课件演示)总结:苹果的体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
2、用水槽测量实验
师:现在我们来测量一个“大美人”的体积,有请“黑美人”出场。(抱出一个西瓜)
生大笑,恍然大悟。
师:如果要测量它的体积,该选用哪种工具?
生:长方体水槽。
师:那我直接把西瓜放里面,能测量出它的体积吗?怎么办呢?
生1:可以先计算出里面的水的体积。
生2:可以先量好长方体水槽的长、宽、高。
师:怎么测量呢?需要注意什么?
生:应该从里面量,因为从外面量会包括玻璃的体积,从里面量才是水的体积,这样比较准确。
师:(课件出示水槽里面的数据)长35厘米,宽24厘米,高18厘米。
师:(放进西瓜)现在我们只需要再得到哪个数据就可以?
生:水面上升了多少的数据。
请根据出示的数据,利用计算器计算出西瓜的体积。
学生利用学具在小组内自主探索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在探索过程中,老师的激励和引导,激发了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出多种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打破了常规想法,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美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学实质上是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把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地展示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自己思维结果的权利。。只有多实践,多体验生活,才能积累生活的素材,储备直觉思维的感性素材,才能升华为抽象思维的理性认识,产生广阔的思维联想,进而归纳,推理,总结,形成新的
理论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