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江吉艳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初中物理教学发生转变
        江吉艳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七中  福建省三明市3651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初中物理教学发生转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渗透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已经对信息技术有了熟练的应用,但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关教学中应当更多体现出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基于此,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寻物理教学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方式,以求培养出有物理知识、探索能力的学生。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更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核心素养中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当学生能从物理学习中受到综合素养上的启发,物理课堂教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学生既丰富了物理知识,又收获了学习、人生上的感悟,这些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了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积极地应用信息技术,逐步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课堂中探索、思考、发现,一步步开拓物理思维,发展核心素养。
        一、物理核心素养简析
        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深入学习,以及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其中涉及内容不单局限于物理方面,还包括认知了解、判断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在物理核心素养的作用下,学生将学会用正确的眼光看待问题、了解事物,从而更加正面的态度融入社会,在社会的发展中寻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思考
        1.融合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调动兴趣
        物理教学中若是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那么再好的课堂设计也是空中楼阁。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对自然界的事物规律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事物规律都可以通过物理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往的物理教学模式只是简单地把理论和实验描述糅合在一起,最终再告知学生教学的结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免会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枯燥的教学方式下失去学习兴趣。对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将学生感兴趣、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纳入教学方案中,以此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关注度。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从培养团队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出发,借助信息设备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然后再按照比例进行分组,并且在此基础上展开竞争性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中,教师可以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行预习,然后再以组为单位参与预习问答竞赛。经过预习以后,每个组的学习状况也各不相同,有些组的学生比较自觉,在预习问答中表现理想,对各种介质的传播速度也有了了解;有些组则比较涣散,没有做好预习工作,连声音传播的条件都记不完全。

此时,教师可以将问答情况记录在信息设备上,对各个组进行小组奖励和个人奖励,表现不好的小组同样也要接受合理惩罚,即使个人表现良好但小组表现不好也不予奖励。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进行点名,当电脑频幕滚动名字时,学生的注意力也会不由自主的集中起来,从而在专注又紧张的状态下关注结果,听取其他同学的回答。另外,教师可以借助信息设备对各个小组进行分析,将每个学生在竞赛中做出的“贡献”分析出来,然后对表现不活跃的学生实施针对性教学。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在相关教学活动中逐渐养成学习喜欢和团结互助意识。
        2.利用信息设备改善教学条件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中的广泛应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资源,这对于拓展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物理学习态度来说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传统的书本教学在某些章节中不适应,若是不能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很难理解物理知识,更不用说从物理学习中收获更深层次的发展。正如《机械能及其转化》一课中,单独依靠书本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正确理解势能变化。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演示几个势能转化的小实验,学生在地感受到势能的变换以后,抽象思维及物理思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此外滚摆装置和其他手动演示不理想的小实验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帮助演示,这样就能让学生观察到实验进行中的各项细节,从而给学生的思考创造更多的空间。尤其是在手机和白板互联等技术应用以后,教师对信息教学设备的应用就更显灵活,即使是走到距离白板很远的位置也能实施操作。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实施更加多样的教学策略。不过要注意的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否则抓不住重点的学生还是会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完全不能形成有效记忆和思考。在信息设备的支持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广泛地接触到物质知识,日积月累之下,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学习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3.信息技术结合实验教学,培养科学品质
        信息技术渗透进物理实验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物理科学意识,物理实验是最能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教学环节,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有随意性,这就直接导致物理试验的作用受到限制。对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试验以前,需要利用教学设备演示实验流程,然后再亲身试验给学生看,让学生在了解步骤的同时能够根据实际调整试验行为,结束各个步骤的实验以后,教师可以将试验记录输入信息设备,利用表格和计算等功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然后用图画和统计图的形式反应变量间的关系。在实验中,教师要将书本要求的实验关键点展示出来,让学生时时对照要求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用正确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探究物理学科的奥妙。
        结束语
        物理教师应当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务必要从中培养好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有更多收获,进而更加从容的面对后续物理学习乃至于社会生活带来的挑战,成为物理学习中的佼佼者、对社会有价值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安霖.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8-9.
[2]付强.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探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段绍国.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整合[J]. 信息化建设,2016(0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