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何丹霞
[导读] 化学本来就是一门抽象性的理论和具象性的实验相结合的学科
        何丹霞
        浙江省诸暨市学勉中学
        摘要:化学本来就是一门抽象性的理论和具象性的实验相结合的学科,逻辑性强,思维性也强。而高中化学学习的内容多,知识点杂,难度高,选考要求在层次上又进一步提高。对于教师来说,高中化学教学很难;对于学生来说,高中化学学习吃力。现如今,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教育思想和高科技的现代化手段已经走入了高中的化学教学课堂中。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是当代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学生创新的同时,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和核心素养也逐渐培养起来。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育领域
        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素养,要从每一节课贯彻。 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需要更久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要帮助学生养成较高的核心素养。而高中化学作为一门比较生涩难懂的重要学科,教师应该立足当下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式教学,让学生从点点滴滴中慢慢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提高核心素养和竞争力,为高中化学课堂研发出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将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1、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虽然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言论被后人证明是错误的,但他仍是被公认的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因为他能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个人要是进行思维锻炼、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首先要有问题进行思考。这样来看,要想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多对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的头脑风暴。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现在的高中化学老师,大部分都是按部就班的讲课,只是按照书本的内容一点一点讲,讲完就算是自己完成了任务,因为各种原因有时候不会关心学生是否真的明白,是否在思考。最终导致,学生化学思维的锻炼极大地被扼杀,并抑制了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学生培养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化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思考,进行多方面的探索,而不是墨守成规的只是用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多设计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只有在课堂上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才能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在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习题训练时,(以2020年1月浙江省化学选考试卷第30题)为例:

        (题目略)
        由于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跨度大,对实验步骤抽象思维的要求高,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把晶体的制取提纯、物质除杂、洗涤、干燥、仪器的使用(如滴定操作、减压蒸馏、减压蒸发)有机地串联起来,然后教师根据教材知识对其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置身于实验情境中,自己构思实验思路。在学生构思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新型的教学思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化学问题,还能一点一滴地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
2、对学生进行思维强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化学不仅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逻辑思维是很重要的。而化学逻辑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天生具有化学思维,它需要经过教师不断地引导、大量的训练、慢慢强化培养出来。因为化学实验不能直接进入实验室进行具体操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要将抽象的问题简化为形象,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学生的化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同等重要,因此教师在上课时,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如何解题,还要教会学生化学思想,帮助学生逐步培养的化学逻辑思维。
        例如,在高三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习题训练时,(以2019年4月浙江省化学选考试卷第30题)为例:
水是“生命之基质”,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
 (2) ①根据H2O的成键特点,画出与图1中H2O分子直接相连的所有氢键(O-H…O)。
        (题目略)
        由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思维能力要求高,要学生有拓展思维能力,熟练地应用各种原理进行解题,如上题涉及到的图像处理、原理应用、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通过训练解题培养思路,增加学生的多种解题思路,根据一道题不同思维能力的强化,提高学生理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3、锤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好的高中化学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解一道题,而应该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不墨守成规,则会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高三二轮复习有机习题训练时,(以2020年1月浙江省化学选考试卷第31题)为例:

        (题目略)
        由于有机化学知识迁移要求高,融会贯通能力要求强,高起点,高落点,特别是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合成、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勇于发散自己的思维,跟紧老师的步伐。
4、提高学生化学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高中化学学习阶段,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学习量也比较大,所以学习的关键就是要进行一定的复习、总结,通过对整本书的复习,学生可以将内容更好的联系在一起。每次学完一个章节,都应该进行及时的复习、总结,学完一个单元以后,也应该对整个单元进行总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总会去思考知识点之间潜在的联系。通过整本书的复习、学生可以不知不觉的深化自己的化学思维能力,融会贯通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学生一旦养成化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好处是数不胜数的,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化学学习能力,还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思维。这样来看,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韦荣选,巜浅谈高中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1(S1)
        2,唐赛娟巜试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中国科教创新导论》,201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