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梅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四川 资阳 642350
摘要:高中数学概率统计作为高考必考的知识点,与其他知识板块不同,它是根据实际实践中出现的情况的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可能不同等知识内容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为此,在学习此项数学内容的时候,就要培养学生的随机性思维,根据其不确定性,引导其认识概率统计教学的核心点,掌握其学习方法。为此,本文就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关于随机性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概率统计;随机性数学思维;培养
所谓随机性数学思维就是以随机性数学问题为载体,通过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心事,达到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的一般性的认识的思维过程。在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随机性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灵活发展,对掌握统计学知识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就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关于随机性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创设真实情境,形成随机性数学思维意识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抑制,是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这种抑制具有倾向性。那么,在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随机性数学思维能力,前提就是要让学生形成随机性数学思维的意识,围绕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为辅助,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中,创设真实情境,使得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感受概率统计的随机性。
例如,在教学《频率与概率》数学内容时,旨在让学生分清频率与概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的道理,树立辩证思想,形成随机性数学思维意识。为此,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日常生活中,人们购买彩票中奖的场景,让学生思考对于这种似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从数学概率论上将应该作何解释?再如,播放天气预报,播放明天降雪的概率是80%,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率为10%等,面对这些报道和数字,让学生思考改如何理解呢?在创设真实情境的基础上,从熟悉的频率概念入手,为其展示某种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的发芽实验结果表:

在直观展示过程中,让学生就什么是频率进行思考,为其下定义,通过数学真实情境的设计,培养随机性数学思维意识,引导其用此思维模式探究概率知识点,促进数学思维良好发展。
二、重视数形结合,突出随机性数学思维本质
概率课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学习的时候非常枯燥乏味,倘若教师依然沿用传统讲授教学法,不仅会降低学习兴趣,还会使得学生对概率统计产生畏惧、厌学的心理。为此,为突出随机性数学思维的本质,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品质,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为辅助,在数形推理分析的过程中,使其更形象的理解问题本质,培养随机性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与概率》数学内容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能够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培养随机思想。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关于糖画的电影片段,介绍免检艺术——糖画,展示生肖动物转盘图画,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转盘,让两名学生分别转动转盘,看各自转动多少次能够转到生肖龙,在真实体验的过程中,引导其回顾实践发生可能性的分类。初步培养学生的随机思想,随后,开展投硬币的实验,让学生每人做10次实验,在距离桌面相同的高度将一元硬币自由落下,记录投得正面的统计:
提问:
①分析正面频率栏和累积正面频率栏的数据有什么变化规律和有什么不同之处?
②由上面的统计数据表格你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让学生根据数据分析制作条形统计,描述频率的变化情况,体会其中的随机性,突出随机性数学思维的本质,通过数学数形结合法,在推理分析的过程中,根据数据变化以及图形分析,提高对高中概率统计知识的认识,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三、回归实践应用,培养随机性数学思维能力
对于教育教学而言,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从数学视角出发,通过数学思维分析其生活实际问题,达到有效解决的目的。为此,在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随机性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关联生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为模型,引导其自进行分析、探索,在转变思维,应用随机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高中概率统计教学质量。例如,在解析这一实际问题的时候,如:
某单位组织4个部门的职工旅游,规定每个部门只能在韶山、衡山、张家界3个景区中任选一个,假设各部门选择每个景区是等可能的,求:
①3个景区都有部门选择的概率。
②恰有2个景区有部门选择的概率。
在解析此应用实践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从随机性数学思维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如:
某单位的4个部门,选择3个景区可能出现的结果数为3,由于是任意选择,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通过分析,让学生就问题①和问题②进行思考探究,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时候,培养随机性数学思维能力,加深对高中概率统计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利用,达到学以致用教学目的。
四、结语
高中概率统计作为一项随机性课程内容学习,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学生随机性数学思维的培养,利用情境引导法、数形结合法、实践应用法等,在树立随机性思维意识的基础上,通过数形推理分析,使其真实感受概率与统计中随机性的知识特点,培养随机性思维能力,最后深入实际应用,引导其应用随机性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可以促进思维灵活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娇.谈高中数学概率统计概念教学中随机性数学思维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20(20):17-18.
[2]陈锦绣.关于高中数学概率统计部分学生随机性数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探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