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模式,提升德育质量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郑丽娜
[导读] 在教育教学中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郑丽娜
        北海市海城区第二小学  广西  北海  536000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此更好地发挥德育管理的作用,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当中要能够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下融入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地位,以此达到提升德育教育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模式;德育质量
        德育本身是一种德育行为,德育管理模式更多的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模式进行优化,以此提升德育管理质量。通过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可以更好的体现学生魅力,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学习中。为此,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要能够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在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教师往往是采用严格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但是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成熟,这种管理方式往往会受到学生的排斥,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模式的优化,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渗透课堂教学,提升德育教育质量
        德育本身包含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其进行渗透,以此更好的发挥其价值。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要认识到教育教学和德育教育相互结合,每个教师都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也能够受到道德熏陶,以此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数学知识学习时,虽然数学学科是自然学科,其中包含丰富的数学知识内容,例如数学史以及数学故事等。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中的德育因素,可以采用情景以及故事引导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又如在学习语文学科知识内容时,语文学科本身包含很多的德育元素,例如爱国主义、生命以及自然教育等相关的内容,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知识的学习,并挖掘其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生命教育等相关的内容,以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德育学习所具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以此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此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二、强化体验感知,提升德育教育质量
        小学阶段学生的感知能力比较强,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进行教育教学中,要切忌以灌输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要能够基于学生自身特点,开展多样化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经历的过程当中,强化学生的自主性,以此更好的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为此在对小学班级活动进行管理时,要基于节假日活动的形式,强化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德育活动当中,以此引导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例如在学习国庆节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以国庆节为载体,让学生认识到虽然我们当前生活在美好的时代,但是也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之前所做出的牺牲,要坚定地跟着党走,真正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努力。

为此,在国庆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带着国旗去旅游,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搜集各地国庆节的相关活动,并利用ppt的形式对自己的收集成果进行展示。在这种方式当中学生能够以多元化的形式对自己所说的内容进行展示,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发挥学生所具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升教育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学生才能够在体验中更好的感知知识内容,完善知识体系,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扎实基础,让学生以真实情感进去知识学习中。
        三、强化自主管理,提升德育质量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当中要注重其主题性的体现,在以往的课堂教学当中往往是教师掌握更多的权力,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当中,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学生个性发展。为此,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提升德育教学质量,要组建更为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可以由班长学习委员等人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树立相关的责任意识,以此更好的促进班集体的发展。在对班干部队伍进行组建时,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担任不同的组长,做好班级的管理者,在组建的过程当中指导学生,在组长的引领下布置各种活动任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习得相关知识内容,还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教育教学。要注重提升学生自身素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以此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学习中,通过自我管理,也让学生在管理中认识到品德学习所具有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主体性的提升才能够真正提升效率,将新旧知识内容相互联系,从而达到进一步学习的目的。为此,在小学教育中要真正的强化学生的德育教学,将德育知识内容纳入自身知识体系,强化学生自身道德素质,以此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将道德渗透其中,道德引领,提升教学效率。
        结语
        小学教学中要注重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通过对课堂进行优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优化中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完善知识体系,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对德育进行渗透,塑造学生良好行为,具备健全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相关的措施,以此为后续学习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结语
        [1]孟令军.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课堂中的德育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30(04):53-55.
        [2]次旦央金.小学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7):354.
        [3]黄小敏.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渗透德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2):27+34.
        [4]孙增娟.小学课堂中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建构[J].文学界(理论版),2010(12):186-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