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吴晓静
[导读] 现如今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吴晓静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52600)

        摘要:现如今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养成的。因此,老师应充分认识到习惯养成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落实,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品质方面的有效建设,从而落实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小学德育工作;重要性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机制不断创新和改革,德育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小学德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时代的进步带来了德育教育方法及内涵的改变,和传统的德育相对更加符合现代小学生的成长需求[3]。习惯决定命运,这句名言充分的反应出养成良好习惯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正处于思想和思维发展的基础阶段,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初始时期,这个阶段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老师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以德育教育为基础,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逐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落实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品质道德,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全面发展,为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习惯养成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尚在形成阶段,这时的学生十分愿意听大人的话,善于模仿便于引导,只是自主能力较差,对环境较为敏感,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约束力和控制力。但是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可以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正好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小学生天生是善良的,很少有不良行为,正是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但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也是极快的,外界不良行为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根基,对于人生是多么的重要,为小学德育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所以,小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维特征和生理特点,有计划的科学的展开习惯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约束自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任。
二、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渗透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可以(?可见?)营造良好的习惯环境对于开展德育工作是多么的重要[1]。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符合学生身心特点,适合养成良好习惯的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布置教室的内部环境,不同的环境又可以对应不同的德育教育主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另外,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内心环境的构建。内心环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极为重要,它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根基。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将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到德育工作当中,不但能够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还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德育教育的价值。
(二)在常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落实习惯养成教育的方式,可以满足学生自律的要求,使学生的道德素养能够有效的提高。良好的习惯是在后天常规的生活当中不断的重复和练习养成的,教师要注重在常规生活的每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并逐渐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保护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能事事包办,要注重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把习惯养成教育当成培养学生自律性最好的策略,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德育工作当中,提高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比如,教师就可以游戏的形式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句欠通顺)使德育工作更具吸引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在反复练习中加固这些良好的习惯的养成。(请列举实际例子,如:什么游戏?如何在常规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哪些教育等)
(三)在开展德育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一般都会通过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习惯的养成。由于小学生向往长大,模仿能力非常强,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以此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先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开始,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比如:老师可以开展古诗背诵比赛,将古诗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诗的时候,教师就以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延伸,让学生深刻的体会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们学会爱惜粮食,并且养成吃饭干净的好习惯,有效的提升了德育教育的效率。
(四)建立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巩固
        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性格和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他们展现出的情感和行为也是不同的[2]。由于现今社会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都对学生特别溺爱,导致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不好的习惯。家长是与学生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老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缺少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导致无法对学生生活状态深入了解。小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成长容易的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落实习惯养成教育在家庭中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要和家长之间加强交流,培养学生建立良好习惯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结论:总之,良好的习惯既是个人素质的表现又是发展的基石。由此可见,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作为老师应时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习惯养成教育放到德育工作的重心,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修养和能力,在探索中学习更多有效的教育方法,以自身为榜样并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并与家长共同配合,注重语言表达方式,在教学和生活中尊重、关心、爱护的对待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德育环境,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明.习惯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有效渗透[J].新智慧,2019(04):40.
[2]康靖.习惯养成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5):30.
[3]李佳宁.习惯养成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导学,2017(20):57.
修改建议:
1.请关注文中红色字部分的修改
2.请认真审阅句子的表达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