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谈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9期   作者:陈燕
[导读] 随着本世纪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多
        陈燕
        西宁市南川东路小学  810000

        摘 要:随着本世纪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多,这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不断发生碰撞,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教育必须做出改变。本文简单介绍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现状,重点探讨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渗透至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现状;发展;途径
        
        音乐教学是促进学生良好情操养成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具备调节学生心理情绪状态的作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指的是不限制以特定的音乐形式作为教育内容,进而在音乐教学中实现音乐形式多样化。如今,我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其在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相对于国外教育而言, 我国小学开展多元音乐教学的时间较晚,因此实现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提档升级”,对我国小学的音乐教学十分重要。
        1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教学形式单一
        1.1生活中音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更多的是依靠课本上的资源,如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经典的乐曲进行学生教育,对于其他资源的利用是不够充分的。我们知道,音乐是出自人民的生活当时,生活是音乐的培养皿和衣食父母。在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的情况下,生活中的音乐就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1]。所以,对生活中多元的文化音乐资源充分利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2硬件使用不充分
        现如今的小学校大部分都有着的不同的硬件设施可供教师们选择使用,例如,投影仪,电脑,校园网络,但由于老师受培训不够,操作能力不强,没有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作用。所以,重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精心选择适合彼此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加强音乐教师对于教学设备的理解使用,对于多角度多方面以及多元的文化音乐教育有着促进作用。
        1.3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小学音乐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非常重视学生的考试能力,从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进而导致了教学手段单一,无法进行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学生没办法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音乐(比如电影配乐、爵士音乐、流行音乐等等), 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的生成。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思维具有局限性,进而使得学生的多元文化音乐素养方面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学内容以及形式的单一化也导致学校音乐教育缺乏有效延伸以及文化填充,给学生多元文化意识以及音乐素养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部分学校缺乏多元音乐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并不重视全球音乐文化的传播和渗透, 对国际优秀音乐作品的引入存在保留甚至偏见。以《美国公告牌(Billboard)》以及欧洲乡村音乐为例,上述音乐类型都代表了本国独特的音乐文化以及风格,是对当代民众娱乐生活的有效补充, 也可以作为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音乐素材,相较于国内,学校应该多多参考这方面的音乐教学模式和音乐素材,才能更好地扩宽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2]。


        2 多元音乐在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2.1提高教师多元文化的教学能力,驱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升级
        学校的音乐教育若想渗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则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音乐文化素养的建设,这是保证多元文化音乐能在学校开展的前提[2]。只有在教师对多元音乐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和研究,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使得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变得有趣且有效,能够让同学们感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了解新时期的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在需求上的变化,尊重学生们对不同的音乐文化、音乐形式甚至地域文化上所具有的差异化的需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就教学的方法而言,教师应该积极地拓宽音乐的讲课模式,应由以前的传统单项式、说教式的教学形式中增加多元文化的教学元素, 以传统教学为基础的前提下,增加更多多元化音乐素材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度,还使讲课更加直观,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体验不同音乐文化以及魅力,帮助学生建立音乐多元化意识。
        2.2丰富学校音乐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内容体系
        为了让音乐教材和课本更加体现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学生学习程度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还要完善音乐理论和提升民族文化音乐的地位,这样使得学生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得到增强。教师应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应进一步推动地域音乐文化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无缝渗透。
        2.3增强文化自信,丰富教育内容
        众所周知,艺术具有共通性,作为艺术教育的形式之一,中外音乐文化教育必然具备一定的共通性。但是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均衡性,中外音乐文化教育又呈现出明显的不同。随着中外文化融合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国外音乐教育思想、手段等涌入国内。在多元文化教学的背景下,应十分注重本国文化的自信。因此,作为音乐教学的工作者应该立足于国家,在音乐教育中应加入本民族的文化精髓,体现民族的光辉,要利用西方科学的音乐技巧丰富我国音乐教育内容,真正做到“洋为中用”。为了做到这一点,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我国的音乐及民族文化,还要研究如何把民族音乐作品演绎出“民族味”。同时音乐教育工作者还需要研究国外音乐作品的优点,精心选择,巧妙运用,尊重科学和自然法则,注重实践,寻求自己的音乐教学模式,使得我国民族音乐得到不断地发展[3]。
        3结束语
        在多元文化教学的背景下,音乐教学必须彰显本国的特征,跨越学科界限、革新教育理念以及突破文化桎梏,改进课程体系、增强文化自信,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全面提升。具体而言,教师应提升综合文化素养,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学生的内心思想, 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多元化音乐素材的运用进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丰富学校音乐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内容体系以及注重建立师生多元文化交流新机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校音乐教学的“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贾得红.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119-120.
        [2]王东梅.多元文化视角下基础音乐教育的当下审视[J].参花(下),2020(08):144-145.
[3]徐铭璐.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20(18):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