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文杰
山东省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学校 256623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积极进行体能训练不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能够使学生形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为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健康保证。在新时期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体能训练,应当以学生的身体状况为教学前提,通过制定科学合理化的训练方法达到增强体魄的目的。本文从目前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能训练的基本情况入手,提出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能训练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 体能训练 策略
正文: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家长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好坏而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情况,因此许多学生出现了身体素质较差、心理不健康等问题,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开展体能训练是及其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释放压力,以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日常体能训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训练方法,带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
一、小学体育课程在体能训练中的现状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体育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对于目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来说,由于个别教师对小学体育教学细节缺乏必要经验,使得体能训练开展不够细致深入,教学方法也较为陈旧主要表现在:首先,在日常体育训练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位置未能得到有效凸显,学生的运动意愿不够强烈。个别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时只注重体育动作的剖析以及注意事项的讲解,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身体实际情况出发,以至于学生在进行自我练习时没有掌握正确的运动要领和习惯,导致体能训练的效果不佳。另外,体能训练的开展较为枯燥,模式老化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体能训练形同虚设。
二、新时期小学体育开展体能训练的策略
2.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活动,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更显得尤其重要。在进行小学体能训练时,体育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学习需求制定科学全面的训练计划。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开展体能训练,不仅难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教学效果,反而容易助长学生的厌学心理,严重遏制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玩耍心理,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时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体能训练融入到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自发进行体能锻炼,并且以游戏为牵引,学生才能够将乏力的体能训练进行的如火如荼。
例如以跑步为例,老师就可以将跑步设定成“追捕游戏”,让学生在规定的位置和时间内进行抓捕,并且轮流进行。这样学生在你追我敢的游戏过程中便能轻松完成身体锻炼,也增强了体育课程的趣味性。
2.2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教育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因此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应当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教育目标。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要以科学的训练方法为前提,并且要具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方案调整的能力,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兼顾学生的身、心的同步训练,在运动量的制定上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体承受力,避免因为过量运动使学生出现疲劳、受伤的现象出现,这样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训练目标,使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
2.3借助一切教学条件创造教学机会
体能训练的开展,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做支持,还需要教学设施的保障。这就需要学校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并且积极进行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营造更加全面优越的体育环境。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一切可以进行体能训练的条件和设施丰富教学形式。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徒步训练,也可以寻求社会体育训练场馆的帮助,通过整合资源进行体能训练,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丰富体育课堂形式。
2.4注重课内外的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并不是朝夕可以形成的,因此仅仅依靠课堂上的体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在课外积极进行体能训练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将体能训练延伸到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够打破体能训练的限制,拓宽体能训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进行锻炼,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学习意识的关键所在。
2.5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学生的体能训练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也应当积极进行专业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校可以组织老师开展培训学习,也可以派遣老师到经验丰富的学校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结束语:由此可见,在小学体育课中开展体能训练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另外教师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会容.新时期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03):200.
[2]简扬新.新时期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2):92-93.